業內認為,在長護險制度擴大試點過程中,還需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釐清保障範圍及界限,規範資金統籌和待遇支付標準,加快護理服務供給能力建設。
“目前,各地開展試點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抓緊解決:生活照料服務供給基本滿足但長期護理服務供給不足,養老服務機構用房難、老年下樓難、服務上門難等問題普遍存在,如何建立有效籌資機制將城鄉居民納入長期護理保險還沒有清晰答案。”張盈華說。
張盈華認為,應抓重點、疏堵點,精准施策。政策引導養老服務機構增加長期護理服務供給,重點支持長期護理服務發展。探索“家庭照護床位”制度,將居家開展的基本醫療照護費用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出範圍。研究居民家庭可負擔、財政支持可持續的籌資機制,鼓勵社區鄰里和家庭成員之間互助照護,穩步將城鄉居民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加以保障。
公開資料顯示,長護險籌資渠道分為單一籌資渠道和多元籌資渠道,目前多數試點以多元籌資渠道為主,但這些試點地區繳費比例傾向於醫療保險劃撥或政府財政補貼,在籌資渠道上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
李鳳芹坦言,目前個人繳費意願不足。城鎮職工通過醫保個人賬戶代扣代繳,部分退休人員因不享受待遇、要求退費;城鄉居民自主繳費,參保意願低。部分市民對政策不理解、不支持。需進一步加強政策和資金整合。另外,目前石景山區試點時使用民政部門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量表,這一標準主要用於發放失能護理補貼,與長期護理保險保障範圍有所差異,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標準需進一步完善。
李鳳芹建議,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推動長期護理保險相關政府規章或者地方性法規的出台,及時補充完善長護險相關制度、辦法,如針對民政、衛健委、殘聯等不同部門的政策銜接、待遇享受人群覆蓋面、長護險失能評估標準等方面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