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寬信用信號顯現 低吸成長
http://www.CRNTT.tw   2022-02-17 02:03:19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大公網報道,內地上周公布了超預期雙融數據,但A股和港股市場不為所動。相反,年初以來跑贏市場的穩增長股份,如電訊商、基建,這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投資者對美國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憂慮,似乎主導了市場情緒。昨日A股創業板反彈3%,是否代表資金搶跑由穩增長轉移,亦不能排除。總體而言,大市的趨勢性機會不好把握,在3月聯儲落實加息前,逢低吸納成長股或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港股本周二連跌,與本港疫情春節之後逐漸失控有一定關係。按照東京感染人數的上升曲線,由確診人數600多人到高峰時期的2萬多人,只用了四個星期,然後回落。本港首次出現600多人感染是2月7日,正常情形下,高峰要到下月初才出現。隨著防疫政策再次收緊,部分評級機構下調本港的經濟增長預測,加上市面蕭條,也影響到投資者情緒。

  外圍形勢嚴峻,加上部分價值股年初以來錄得不俗升幅,恒生指數在25000點水平受阻亦屬情理之中。而北水流入的情況亦出現變化,港股通連續第三日錄得淨流出,周一的淨流出金額更是放大至接近有27億元,顯示北水有所收斂。

  短期市場面對烏俄地緣政局緊張壓力,但美國的陰謀能否得逞,理性來看可能性很低。自特朗普攪局以來,美國政壇已拋棄道德高地,凡事以本身利益至上,令地緣政治更加動蕩。筆者有時好奇地想,如果烏俄打不起來,市場會做何反應?從搞事者的角度,烏俄鬥而不破,對美元最為有利,亦可消除聯儲加息帶來的資金流出風險。

  首季炒穩增長成為市場共識,下一步政策如何演變,影響這類股份的持續性。上周央行公布最新《2021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寬信用、避免“信貸塌方”已經成為政策要點。該報告中,原先的“去杠杆”已經變成了“宏觀杠杆率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原先的“跨周期調節”的表述已經變成了“加大跨周期調節”。如果寬信用取代鬆貨幣,成為下一階段政策重點,A股尤其是成長股的流動性將大大改善。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