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力度充滿亮點 後續仍需多政策聯動
http://www.CRNTT.tw   2022-02-16 08:24:57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1月份金融數據,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社融信貸數據是符合預期的超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文章分析,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加快回升,分別比12月末和2021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1.39萬億元,剔除春節錯時因素影響,M1同比增長約2%;流通中貨幣(M0)餘額1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當月淨投放現金1.54萬億元。

  從往年信貸投放規律和行業觀察情況來看,一季度尤其是1月份新增貸款規模通常是年內高點,主要的常規因素包括:元旦後商業銀行獲得了當年新的信貸額度,考慮到“早投放、早受益”,一般商業銀行會在年初著力進行信貸投放;部分實體經濟主體信貸需求在上年末由於年末額度緊張而獲得融資,會在年初得到商業銀行放款滿足需求;元旦後至春節假期前後,居民部門的消費信貸需求、住房按揭需求等通常會走旺,企業部門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和固定資產投資需求通常也會有所提高。

  如果觀察1個月期國股銀票轉貼現利率(主要包含國有銀行及部分股份制銀行開立的銀行承兌匯票),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快速走高,1月29日到達2018年票交所公布數據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4.62%,3個月期、6個月期的國股銀票轉貼現利率也高企;同一時期,1月以來寬鬆的流動性帶動了同業存單利率下行,票據與同業存單之間的利差有所擴大,反映出1月商業銀行信貸需求回暖旺盛。

  但是,1月份的社融信貸數據,總的來說是“符合預期的超預期”,符合今年政策明確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要求信貸投放靠前發力的大方向。而且新增信貸、實體信貸、社融數據等多項數據均企穩並創歷史高點,在穩增長力度方面充滿亮點與驚喜,說明金融機構增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給穩增長提供合理充裕流動性。

  再次降息可能性不大

  文章表示,在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和1月MLF(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利率、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順次下調的政策組合拳後,實體經濟融資觸底回暖,預計市場對政策利率再度降息和降准的預期將有所降溫。預計,在全球央行不斷釋放鷹派信號之際,央行短期內將轉為觀望貨幣政策落地成效和經濟復甦的形態與步伐,認真把握和用好其他主要經濟體啟動實質性收縮政策前的窗口期,總量支持政策將繼續合理適度,社融和信貸將保持擴張。

  估計接下來貨幣政策採取等額或者適度加量續作MLF的概率大於降息的概率。一般來說降息後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政策效果和擬定後續政策方向,現在距離上次降息時間還比較短,不大可能再次降息。考慮到跨周期調節背景,央行還是會慎用降息這樣的重磅政策工具,而優先選用類似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政策工具,再配合加大公開市場操作規模、加量續做MLF等政策工具,推動貨幣政策向穩增長方向繼續發力,給穩增長提供合理充裕流動性,同時繼續堅持結構性政策,提振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微企業在融資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性等方面的種種難題依然有待化解,中國金融業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的“包容性”仍顯不足。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三年前針對民營企業“融資的高山”的不少分析和表述,時至今日依然有效:融資難、融資貴是多重矛盾和問題碰頭叠加的綜合反映——企業受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響,在經營層面遭遇困難,會自然反映為融資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順周期行為,風險偏好下降,有的金融機構惜貸斷貸,又會加劇企業的融資難度;從根本上說,必須通過長期努力、制度設計來彌補“市場失靈”,補上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短板。

  未來寬信用重要抓手來自地產政策邊際調整

  文章認為,未來寬信用的另一個潛在主要方向和重要抓手,將來自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邊際放鬆和改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重申“房住不炒”底線,強調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說明對房地產的定位和調控方向並未改變,對房地產行業的定位和調控並未顯著轉向,調控方式的因城施策、糾偏微調並未改變,將繼續保障合理的房企融資和居民住房消費需求。與此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長租房和保障房放在商品房之前,說明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既有利於從需求端解決住房難、住房貴、住有所居、共同富裕的問題,也有利於從供給端有效抑制房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