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鄉村手藝:守望鄉土 潤澤生活
http://www.CRNTT.tw   2021-11-22 10:10:33
 
  傳統鄉村里打柳編筐、紡織刺綉、繪印年畫等手藝活,要依循共同的自然節氣、時令習俗,包含共同的技藝、知識、話語體系和地域文化。人們在生產勞作過程中不斷強化村落共同意識,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比如草柳編,循著杞柳的生長節令,傳承編結的各道工序,鄰里鄉親之間切磋傳習,分工協作,形成了鄉村手藝社區的強韌聯繫。山東濰坊風箏和年畫產區、菏澤巨野的農民工筆畫產區、陝西鳳翔六營泥塑村等,都因為具有深厚手藝傳統而形成村落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鄉村有豐富歷史文化,鄉村年輕人也會有廣闊發展空間。手藝生產勞作是勞動者感覺、記憶、知識、技能社會化的一種綜合,也成為群體記憶的一種載體,具有經濟發展、社會交往、文化傳播的綜合意義。即使單從鄉村手藝的紋飾看,共同傳承和發展也會形成一種文化紐帶。如苗族村落的蠟染、刺綉、銀器等,往往將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轉化成紋飾敘事,用之於服飾,是一種關乎歷史、生活、審美的文化認同與傳承。還有常見的手藝紋飾如吉祥如意、勸善進學、漁樵耕讀等,是千百年鄉村文化孕育的產物,以有形、可用、可欣賞的手藝形式存續著,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手藝生活

  維繫鄉愁記憶

  歷史上,手工造物不僅滿足了饑可得食、寒而有衣的生存需要,也在歲月流轉、生活變遷中,寄托情感,表達心意,裝點日常,創造生活之美。如過大年,新出籠的饅頭打個紅點,就點染了新年氣氛;夏日納涼時,南方用蒲葵葉做的芭蕉扇,北方用麥秆編的扇子,樸素自然,美在日常。

  如今,物質豐裕,發展手藝經濟,還在於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無論家庭中的女性、孩童,還是村落街巷里的巧手匠人,鄉村手藝人人都能參與創造。房屋營造、廳堂裝飾、服飾裝扮及烹飪飲食,是每個人的審美日常。山東高密一帶村莊盛產泥玩具,有歌謠唱道“聶家莊,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老百姓平日里燒火做飯順帶烘幹泥坯,過年刷粉彩繪出售。手藝有生命,是人間煙火、成長記憶、年節喜慶等生活歲月的一部分。機械化流水線、越來越迅捷的信息技術帶來生活便利,也讓生命維度變得單薄,人們開始回望凝聚著鄉愁記憶的老物件、老手藝,喜愛帶著濃厚鄉土氣息的布老虎、年畫、泥塑……由此獲得一種歸屬感和精神寄托。

  手藝是一條紐帶,連接日用與審美,聯繫自然與生活,維繫人情與事理。手藝是一片沃土,孕育生長著最樸素的創造力。手藝是一種傳承與創新的實踐,傳承發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學精神,守望鄉土,潤澤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