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鄉村振興,振興的不僅僅是鄉村
http://www.CRNTT.tw   2021-10-06 14:06:27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擺脫貧困再出發,中國鄉村發展迎來新的歷史起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何嘗不是城裡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推動各種資源要素流動,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浙江、上海、陝西、江西等地城鄉,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樂當“村裡人”

  從西安市區出發,車行1小時便至秦嶺腳下的抱龍村。傍晚時分,山間涼風習習,吹進一家名為“融舍”的音樂民宿裡。這家民宿由一個閑置的院子改造而成,上下兩層,小院中間一口水缸,倒映幾朵白雲,小魚細尾一蕩,雲朵也有了褶皺。

  民宿的創辦人劉子龍是一位音樂人,相比城市的喧囂,更喜歡鄉間自然景觀的他和朋友租下抱龍村的這個院子,精心打造一處“詩和遠方”。在他看來,熱鬧的城與靜謐的鄉,是現代人內心世界的兩面,有著明顯反差,卻都難以割舍。

  浙江省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認為,互聯網、現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時空距離,讓城鄉差異在碰撞中釋放市場價值、孕育新業態,讓農村特有的自然生態、文化底蘊等煥發生機,形成了驅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身著灰色工裝,頭戴圓草帽,腳穿沾滿泥土的膠鞋……迎面走來的陳照米,活脫脫的農民形象。回到老家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二次創業”的他,其實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商人,涉足建材、光伏等多個產業。

  “在鄉村創業,同樣有前景。”陳照米坦言,他返鄉搞農業,既有源自內心的鄉土情結,也是理性的商業決策。通過“土地保底收益+贈送10%股權+利潤分紅”模式,陳照米在流轉來的3000多畝土地上精心打造“米果果小鎮”,既有果蔬種植、產品深加工等現代農業,也有農耕文化館、農業科普館等服務載體,深受市場認可。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