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新發展階段,要把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業供給質量、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作為重點來抓,從而有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鄉村振興不僅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把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業供給質量、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作為重點來抓,從而有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把握農業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經濟日報發表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何自力文章介紹,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其一,中國糧食年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供給總體充裕。農民人均收入大幅提升,農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其二,農業現代化水平快速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現代生產要素和技術手段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三,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的人口結構、產業結構、村莊布局等發生深刻變化,整體躍上新台階。其四,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改革向縱深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其五,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給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課題。包括: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促進鄉村全面發展;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確保糧食安全;要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要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推動農民全面發展;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等等。總的來看,這些新課題,既是新發展階段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也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息息相關,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切實推進。
促進農民增收是關鍵
文章認為,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是關鍵所在。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讓農民在實現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任務,也是衡量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的途徑有許多,目前要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大力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村集體和農民個人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三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全面提升農村人力資源素質;四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同時還要高度重視解決農村低收入人口發展增收和民生困難問題,幫助農村低收入人口創造更有保障、更加寬裕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