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質量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http://www.CRNTT.tw   2021-09-04 07:51:22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地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展示地。如何建設好國家文化公園,是文旅融合實踐中值得關注的問題。近日,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出台,為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科學引領。本期智庫圓桌邀請四位專家以四個文化公園為例,探究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在體制機制、區域整合、文化遺產保護以及數字化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和對策,為新時代高質量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出謀劃策。

  主持人

  經濟日報社編委、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院長 孫世芳

  主持人:當前我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進公園建設?

  創新體制機制補齊短板

  鄒統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公園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相較於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輻射範圍的廣域性、管理主體多元性以及功能多元性的特點。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向國家文化公園管理體制轉型,實現國家文化公園的整體性保護與融合性發展面臨著管理粗放、資金匱乏、法律缺位和產品同質等方面的挑戰。

  首先,要實現整體性保護,還缺失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和穩定的管理機構。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例,其涉及範圍廣,權屬複雜,跨省和跨部門協調機制尚未健全。目前的管理機構多為臨時抽調人員組成的辦公室、“專班”機構,沒有編制,兼職性、流動性和臨時性強。其次,資金缺乏保障,投資機制模糊。一是文化項目體量大,前期建設與後期運營所需的資金難以保障。二是文化工程注重社會性與公益性,投資回報時間長,短期內難以形成新的文化經濟增長點。三是缺乏資金投入的政策指導和長效機制,企業投資以何種方式參與公園經營等問題尚未達成共識。再次,立法司法缺位,監督監管失位。例如長城沿線各省市雖然出台了保護條例,但都是綱領性文件,保護立法和司法實踐工作仍存在不匹配、不適應、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另外還有文化挖掘略淺,融合性發展不足。如長城文化公園,忽視對長城文化的深入挖掘,導致公眾對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時代賦予的現實價值認識不足。此外,長城文旅融合形式大體相同,產品品牌辨識度低,存在同質化和低質化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有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建立穩定的管理機構,強化協調聯動機制。建議按照“編隨事轉,人隨編走”原則,從相關機構現有編制中調整劃轉建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組織機構,落實機構編制人員和“三定”(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方案,以減少人員的流失。此外,應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做實,由臨時性協調機構轉變為有專門編制和相應權責的固定機構。

  建立有效協調機制。加強跨地區跨部門的協同協商,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加強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為地方創造條件,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成果經驗,為全面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第二,建立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建議中央設置專項資金,省級設置配套資金。中央財政設置的專項資金,應重點投向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以及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並對經濟欠發達省份的上述建設予以重點傾斜。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應設置省級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配套資金,用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相關的文物保護、傳承和利用。

  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構建“債券+基金”的社會資本投入機制。建議相關部門在地方專項債券中增設國家文化公園細類,以專項債券支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議各地增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發展基金,以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逐步完善捐贈機制,擴大社會捐贈資金規模。建議由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管理機構設專門部門統一接受企業、非政府組織、個人等社會捐贈資金,不斷壯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資金規模。

  第三,堅持園區與社區融合,實現全民共建共享。建立面向公眾的長城保護教育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一方面,通過宣傳長城保護理念,舉辦長城科普講座,激發公眾保護長城的意識。另一方面,要廣泛動員長城沿線群眾參與保護工作,加強長城保護志願者隊伍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園建設,堅持全民共建共享。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經營權出讓給相關企業和其他經營者,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護、管理、開發和運營的積極性,凝聚更多的發展共識與創新智慧。

  第四,完善長城保護立法,建立系統性長效監管機制。借鑒國內外國家公園立法經驗,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管理法制化、規範化。深化長城沿線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和立法建議論證,推動保護、傳承、利用理念入法入規。建立公益訴訟制度和警察制度,加強執法力度。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此外,借鑒國際上國家公園“園警”執法制度,建立我國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警察制度,保證法律有效執行,威懾犯罪。

  主持人:四大國家文化公園均涉及多個區域,如長征文化公園,涉及沿線15個省區。如何加強區域資源整合,發揮整體合力?如何在文旅融合過程中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優化區域合作實現多贏

  王兆峰(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發展不能僅限於各縣市內的資源整合與利用,還應通過優化區域文旅資源和產業之間的空間配置,提高整體各要素配置的空間耦合效率,共同打造跨區域、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新平台。以長征文化公園為例,目前長征湖南段沿線各縣市內文旅資源整合能力仍待加強,整體文旅融合進程有待加快。具體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各縣市政府需打破行政壁壘,釐清區域協同合作中“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的問題,理順跨區域公園建設的管理體制,以區域整體規劃統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跨區域建設,同時充分考慮各縣市長征文化文物資源的特色,擬定差別化政策措施,通過充分調動各地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實現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各個園區的合作共贏,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新局面。

  二是加快推進區域間文旅資源整合工作。各縣市需將具有重要意義的長征文化文物資源作為核心展示區,以此為基點,集聚周邊省、縣、市文化資源,形成集中紅色文化展示帶。充分發揮以點促線帶面的輻射效應,構建文旅資源共享網絡,突出區域長征文化品牌,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業集群,以協同聯動牽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高質量發展。

  三是重視區域配套設施的跨區域合作和統籌。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鮮明的公共服務性質,因此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跨區域合作不能盲目一味地只關注文旅資源的整合,要基於區域整體規劃和自身資源開發的需要,完善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以保障區域間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合作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湖南省積極開展湘贛邊、湘鄂以及湘鄂川黔片區區域合作,其中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是其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此外,拓展產業帶動功能,打造長征文化與鄉村旅遊、民俗旅遊等業態相結合的文化旅遊產品。如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是“半條被子”的發源地,是紅色旅遊實現脫貧的典型案例地。沙洲村以“半條被子”故事為主線,對周圍環境進行藝術再造,將紅色資源轉變為紅色景區,實現快速脫貧。借鑒沙洲村脫貧模式,各縣市需以長征文化為地域品牌特色,通過提煉紅色村落歷史文化價值和景觀價值,推動長征文化與鄉村旅遊發展相融合,以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地區整體產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以產業振興實現鄉村振興。

  主持人:國家文化公園集聚著豐富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利用的重要空間。請問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應如何協調推進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