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我國在高端設備和耗材方面高度依賴國外。日前,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的《生命科學領域技術研究成果》藍皮書顯示,我國目前生命科學高端儀器設備的依賴度為100%,年支付量超過上千億,國產設備缺乏競爭力。例如,可以觀察蛋白質分子的冷凍電鏡,近年來極大的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但這樣的設備我國完全依賴進口。
“冷凍電鏡一個三千多萬,我們自己不能生產,掌握在別人手裡,說沒有可能就沒有了。這個設備短期談不到影響生命安全,但對結構生物學的發展卻至關重要。”王小寧說。
除了高端設備,一些關鍵耗材對國外的依賴度更高達98%,年消耗量高達上千億元。“舉個例子,我們去醫院可能會做一些生化化驗,其中核心的酶,即便國產的試劑盒,核心的酶可能依舊是進口的,如果這個一斷供,到醫院連基本的檢測都做不了。”王小寧說。
像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西林瓶作為常用藥瓶,包括青黴素等抗生素,新冠疫苗等疫苗,都會用這種藥瓶盛放。然而,我國目前西林瓶的原材料管100%依賴進口。本次新冠疫情相關檢測試劑盒均面臨了原材料漲價,甚至斷供的局面。“還有制備藥物的濾包基本上完全進口,這個東西一斷供,生產線工藝就沒有了。”王小寧說,“這些都屬於有‘卡脖子’的特征。”
根據藍皮書的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生物科研試劑的市場規模以17.1%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至2019年達136億元,增速高於全球市場,而這個巨大的市場,卻被國外企業占領。
實驗動物:“基礎中的基礎”未築牢
當前正在各國推廣注射的新冠疫苗,其研發成功後,只有在動物身上驗證安全且有效,才有可能進一步進入臨床。動物實驗,也是任何一種新藥、新疫苗得以進入臨床都必須通過的關卡,正因如此,實驗動物也被稱作生命科學研究的“活試劑”,食品藥品檢測的“活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