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客觀認識PPI向CPI的傳導
http://www.CRNTT.tw   2021-05-20 08:47:29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CPI與PPI分別顯示著消費領域與生產領域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動,二者有一定的聯繫。基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現實,國內PPI的上升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對CPI的傳導有一定必然性,但因傳導渠道和供給方面的原因,特別是若無內需趨熱相叠加,今年CPI的漲幅將是有限的。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觀察和評價經濟運行情況的兩個重要指標。央行近日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PPI向CPI的傳導關係明顯減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起伏波動對我國CPI走勢的影響也相應較低。報告說,我國作為大型經濟體,若無內需趨熱相叠加,僅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並不容易引發明顯的輸入性通脹。報告還強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階段性推升我國PPI,但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

  CPI與PPI分別顯示著消費領域與生產領域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動,二者有一定的聯繫。一方面,PPI中的生產資料變動必然帶動CPI中任何一個權重因子的變化。比如,作為生產資料的原油價格上漲,就會增加CPI中權重因子裡的豬肉、蔬菜等運輸成本。另一方面,PPI中的消費資料內容也與CPI的因子構成多有交集和重叠。可以看出,PPI既可以在生產資料端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對CPI進行價格傳導,也可以在消費資料環節通過消費品價格的變化直接引起CPI的變化。

  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出現連續上漲勢頭。由於經濟全球化、期貨市場價值發現功能等因素作用,國內大宗商品與海外大宗商品同步性較強、聯動性較高,帶動了PPI指標的變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PPI同比上漲6.8%,創出2017年11月份以來新高;同時,4月份國內CPI同比上漲0.9%,不僅創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新高,而且出現連續4個月同比漲幅回升的態勢。在具體分項指標中,4月份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和筆記本電腦等工業消費品價格均出現了0.6%至1.0%的漲幅,通信等服務產品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PPI上漲,進而觸發CPI上漲的成本推動型通脹初見端倪。

  未來一段時間,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概率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加之國內經濟持續復甦形成的需求共振,PPI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攀升。但是,PPI最終能否傳導到CPI,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PPI傳導至CPI,離不開居民消費的牽線搭橋,但目前來看,國內經濟復甦的供給端好於需求端,整體消費還未復甦到疫情前水平。而且,目前國內消費類商品在供給端總體呈現過剩狀態,市場競爭激烈,終端產品漲價會很慎重,企業很難將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全部成本完全轉嫁給終端消費者,CPI即便出現上升也幅度有限。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作為CPI的重要權重因子,豬肉的價格作用值得格外關注。數據顯示,國內生豬供給已基本恢復。年初至今,豬肉價格降幅已超過20%。在豬肉價格總體趨於下降、糧食連續多年豐收、農產品自給率總體較高的情況下,今年我國CPI漲幅將較為溫和,很難有過頭表現。

  綜上,基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現實,國內PPI的上升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對CPI的傳導有一定必然性,但因傳導渠道和供給方面的原因,特別是若無內需趨熱相叠加,今年CPI的漲幅將是有限的,輸入性通脹風險總體可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銳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