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成都商報報道,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4月12日發布數據,3月,四川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5%,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2.3%,四川豬肉重回“10元+”時代。
“環比下降0.5%”是如何算出來的?你在菜市場買一斤豬肉,會不會影響CPI?4月15日,記者與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消費價格調查處采價員一起,走進農貿市場,揭秘居民消費價格數據如何收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如何誕生。
一次收集130種農產品價格
居民消費價格,顧名思義,是指城鄉居民購買並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旨在反映一定時期內居民所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
作為大學路室內農貿市場的常客,“逢5逢0”(注:結尾為5和0的日期,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消費價格調查處采價員陽雲廣都會準時出現在農貿市場裡。當天他的任務是把市場“逛遍”,收集130種農產品的價格數據,他收集的數據將成為一個樣本,直接反映真實的居民消費價格。
如何采集?“今天蘋果多少錢?菠蘿多少錢?”走進市場,陽雲廣逐個攤位仔細詢問,隨著走的攤位越來越多,陽雲廣手裡的價格表逐漸被填滿。陽雲廣介紹,需要走遍所有攤位,采集表上的130種農產品的價格,記錄種類和價格。“舉個例子,有15個攤位銷售菠蘿,10家賣5元,5家賣3元,那麼我們就按照5元記錄,這樣能反映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的價格。”
如何保證價格真實?陽雲廣告訴記者,在大學路室內農貿市場采集價格十餘年,已經和商家建立起信任,個別不配合價格采集的商家會被排除在價格采集範圍外,同時他也會根據掛牌價格和現場的交易情況進行判斷,並考慮消費者的“砍價”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