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亞青教授。(圖片來源:線上會議截圖) |
【中國學派與中國經典思想與西方思想的溝通中產生的】
秦亞青指出,中華經典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中國學派產生於中華思想與西方經典和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溝通之中。他強調,過去對中國經典思想的研究往往局限於文化與哲學區域,但安於一隅是不足取的,對中華經典思想的研究需啟迪其他學課的理論創新。
談及如何將中華經典思想如何用以啟迪國際關係理論與國際關係學科,秦亞青舉例說明了中國經典中所存在的“整體性”、“關係性”和“道德追求”。
一、世界的整體性:天下
何為天下?出自《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僅只有王權思想,還蘊含著統一、整體的概念。
二、人類社會的關係性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這樣一段話:“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從這句話中可以抽象出如下觀點,即關係規範界定了人與社會秩序。這一點與梁漱溟的“中國社會既不是個體本命,也不是社會本命,而是關係本命。”的論述不謀而合,我們可以將其概念化為關係性,即relationality一詞。
三、人的終極追求:道德
“內聖外王”的概念可以抽象出以下三個觀點,一是和諧身心,即道德修養是一切善治的根本。二是和諧己他,即以道德修養深厚之君子為前提。三是和諧世界,即以和諧關係為基本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