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路透社倫敦1月14日發表題為《大寒潮暴露了亞洲潛在的能源危機》的報道,全文摘編如下:
東北亞地區的氣溫長時間遠低於正常水平,導致煤炭、天然氣和電力供應的緊張程度達到了極限。
嚴寒不僅引發了危機,還暴露出以下潛在問題:人們迅速轉向利用天然氣供暖和發電,導致地區能源系統彈性不足。
在福島核災難發生十年後,日本未能重啟核能發電,也未找到替代發電手段,這導致該國發電能力不足,且過度依賴進口天然氣。
在整個亞洲,經濟增長、收入增加和電力需求激增令發電系統和國家進口充足液化天然氣的能力在用電高峰期承壓。
每次能源危機都具備四個要素:1.危機前,由於能源消費迅速增加,閑置產能和/或庫存被消耗;2.未能認識到日益增加的風險並及時採取預防行動;3.將潛在短缺轉變為實際短缺的短期觸發因素;4.短缺出現時恐慌性的過度反應。
2020至2021年亞洲遭遇的能源危機呈現出1946至1947年英國和1973至1974年美國遭遇的危機的許多特點。
其共同點是,異常天氣或供應中斷加劇了潛在的能源短缺,使危機達到緊要關頭;危機的跡象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顯現出來,但人們卻沒有立即採取行動。
英國煤炭危機
1947年,英國的氣溫長時間低於正常水平,1月底到3月初出現了一系列暴風雪天氣。隨著該國努力供暖和維持工業生產,對煤炭、天然氣和電力的需求猛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