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子儀親身上陣拍片,為每件產品進行講解。(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屹立於九龍城逾半世紀的潮式餅家貴嶼仔,雖在疫情期間客流量減半,但在第二代繼承人楊子儀的堅持及未雨綢繆下,繼續演繹家鄉風味,守住數十年基業。楊子儀早年推出了多項新招——如發明冷凍花生糖,用QR code(二維碼)收錄各式潮州餅糕,編撰潮州餅糕粿名冊等……這些在當時看來十分超前的革新,為潮州餅糕這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於疫市中創造一線生機。不過,即便現時依舊捱得住,楊子儀亦希望政府在疫情期間,對保育和傳承非遺的私人行業提供針對性支援,助行業渡過難關。
與很多老字號不同,貴嶼仔的糖餅糕點沒有“裸露”式陳列在櫥窗里,反而是整齊地放入有QR code(二維碼)的粉紅色包裝盒中。沒有“裸露”式陳列,食客便無法一睹食物真貌,這曾引來食客疑惑。不過疫情來襲後,獨立包裝卻成為吸客的賣點。楊子儀坦然地說:“疫情下人流少,我們屬於外賣運營模式,會好些。喜歡吃的依舊會來。”
由手口相授到詳細記錄
2006年,身為次子的楊子儀由父親楊波手上接過貴嶼仔這門家族生意,但革新步伐卻一早已展開。一向信奉“圖書館管理式哲學”的楊子儀在2000年便開始收錄各式糕點的資料,將其用料、用量、做法一併整理成冊,一本專門介紹潮式餅糕粿的《潮式餅糖糕飽》就此誕生,第一次把幾百年來只是手口相授的潮式餅糖糕飽的生產過程,圖文並茂詳細記錄下來,成為研究及保護地方民俗文化飲食的重要參考書籍。
這豈不是令獨門技藝曝光於人前?楊子儀似乎並不介意。2014年潮式餅糕粿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楊子儀說:“好的東西需要時間積累,就如經典著作要經過歷史長河,才會為人所了解。”他的書已被收錄在海內外多間大專院校圖書館、政府及地方博物館,成為能讓後代領略傳統潮式餅糕粿魅力、保育地方傳統飲食文化的藏書之一。
進入貴嶼仔位於九龍城的舖面,映入眼簾的是一盒盒陳列整齊的產品。仔細一看,每件產品盒上都印著QR code,掃一掃,竟出現一段段楊老闆親自拍攝的食法介紹短片,以及該產品的中英文介紹。
楊子儀說:“產品我都會做,所以來龍去脈我好清楚,主要想同食家撮要講述,特別是講解產品背後的文化。”除此之外,楊老闆還建立了專門的網頁,讓傳統不脫潮流。
炎炎疫夏,冰涼口感的食品受人歡迎。經過五年的試驗,他終於製出自然冰感下,全球首創的冷凍花生糖,這也是他最自豪的產品。繼而他又研製出冰糕、冰沙等冷凍系列食品,滿足更多食味層次的需求。
盼政府支援傳承非遺行業
作為守業人,最難的是在堅持和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多年來,楊子儀不忘傳統,他坦言:“百分之九十九(風格)都改了,唯一沒變的就是家鄉風味。潮式餅家的使命就是演繹家鄉風味。”
疫情以來,雖然生意額下跌了不少,但楊子儀對疫情後的經營仍抱有信心:“只要這件東西好味,就會有人識得欣賞,喜歡食的依舊會來。”他提到,店舖早前申請過政府的資助計畫,但亦希望政府在疫情期間,對保育和傳承非遺的私人行業提供針對性支援,助行業渡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