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推動中國經濟順利實現結構轉型,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
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機構、市場和產品三個層面發力,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發展格局轉型,需要與之相匹配的金融體系。在金融機構方面,我們要著力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大力發展養老、保險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市場建設方面,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在金融產品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以滿足各類經濟主體的需求,改進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要繼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近年來,中國履行對國際社會承諾的既定方向和節奏,持續擴大金融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和全面負面清單管理為基本原則的對外開放制度框架初現端倪。
金融業自身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著眼於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尤其應當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全面改造傳統金融業。只有實現了轉型,我們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才會充分發揮作用,才會展現出極強的發展潛力和競爭能力,我們的金融業和實體經濟才會真正強起來。
持續提高金融業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記者: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金融業應當有怎樣的作為?
李揚:構建新發展格局,應當成為深化改革的過程,並依托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來實現。這首先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特別要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改善中國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源的配置和再配置,是通過企業的自主行為實現的,因此,進一步激勵企業的積極性至關重要。我們要深化國企改革,推動民營經濟更好發展,大力引進外資,充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使一切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湧流。同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通過優化配置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盡快補齊短板。
在資源配置過程中,金融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界有一句俗話,說是市場經濟中通行的是“物隨錢走”的規則,說的正是金融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關鍵引領作用。在這個意義上,加快金融業市場化改革,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提高金融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正是在促進發展格局轉型和優化。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最重要的資源配置信號,因此,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首先要持續推動匯率、利率和國債收益率曲線等金融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以更加精准、靈敏的價格信號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最需要、最有效率的地方去,從而更好服務於新發展格局。其次,要大力發展證券、基金、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更好支持不同類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更好滿足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金融需求。最後,要推動金融市場改革,提供更多有創新性的金融產品,促進融資便利化,並有效地降低融資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