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讓信息賦能乘風破浪的“新農人”
http://www.CRNTT.tw   2020-08-05 00:19:27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網評:讓信息賦能乘風破浪的“新農人”

  來源:東方網  作者:鄧海建

  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石子口村,“無人機”飛防作業、鄉村航拍、青少年創客培訓等項目完備齊整,繼續往村裡看,文旅融合、科創等項目更是“驚喜不斷”。夏日裡古樸的小山村,人來人往,非常熱鬧。(8月3日大眾日報)

  上雲用數、信息賦能,“互聯網+農業”不僅讓土味山貨逆襲成網紅尖貨,更讓鄉村振興與精准扶貧切換到了驚喜不斷的“快車道”。網友們耳熟能詳的“漁小仙”、“大山裡的秘蜜”、“秦巴奶奶”等IP,已經成為現代文明與傳統農業的“嫁接人”。

  《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提出,要鼓勵基層和網信企業運用互聯網創新扶貧模式。事實上,從今年一季度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到抖音近期發起的“新農人計畫”招募有志於鄉村建設的海量創作者……一些共識越發清晰:手機成了“新農具” ,流量就是“新農資”,短視頻便是“新農活”。

  疫情黑天鵝來襲,農業轉型迫在眉睫。信息助農、智慧農業——這是建設現代農業體系的必由路徑,亦是提速鄉村振興的最優選擇。培育新農人,打造好平台,借助原生態的三農短視頻等信息方式,在為優質內容賦能的同時,亦在為優質產品與服務拓展變現之路。說到底,信息化為農業轉型提供了乘風破浪的競技場:擦亮老品牌、培育新市場,讓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農貨,站上全球終端消費鏈條的C位。

  優質互聯網平台推進的各色“新農人計畫”,一方面有助於將最好的產品送到最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更有利於城鄉之間的深度融合,打破二元格局、實現同體效應。更長遠而言,在數字經濟的藍海之上,中國農業也能構建屬於自己的信息化產銷體系。當前農村網民規模已達2.25億人,受益於網絡提速降費、短視頻風生水起等利好,“被沉默”的傳統與“被邊緣”的聲音,亦能傳遍最廣袤的輿論空間,更多人“記錄美好生活”的熱望一旦被喚醒,必將成為追尋美好生活路上的磅礴勢能。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