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四因素煉就中國經濟強勁韌性
http://www.CRNTT.tw   2020-08-03 12:27:12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增速2021年將回升至7.9%。作為國際權威金融機構,世界銀行認為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推動經濟再平衡、實現更加包容、可持續和綠色增長的機會。筆者認為,世界銀行的評價其實就是對中國經濟韌性的肯定。

  那麼,中國經濟的韌性是如何煉就的呢?筆者認為,除了改革開放40多年形成的比較穩固、均衡的經濟基本盤外,下面四個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前瞻性的復甦策略。這方面體現在“六穩”“六保”上。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之後,5月13日召開的國常會對“六穩”“六保”的關係進行了解釋:越是不確定性增加,“保”的意義就更大。“六保”是直面和克服困難挑戰的積極舉措,必須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和支撐。守住“保”這一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就能為渡過難關贏得時間、創造條件,實現穩中求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落實“六穩”“六保”,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其次是貨幣政策及時、靈活、適度。在應對疫情時,央行迅速推出了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推出5000億元復工復產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付息以及支持信用貸款發放。這些措施給受到疫情衝擊比較嚴重的企業提供了及時幫助。

  工具如普惠小微貸款延期還本付息以及支持信用貸款發放,而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則是為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堅持總量政策適度,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將是後續貨幣政策的施力重點。

  第三是財政政策積極有為。財政赤字率從2.8%提高至3.6%以上,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

  上面這些數字是財政部門為應對疫情造成的減收增支影響、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而推出的舉措。這些舉措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政府,對衝了經濟下行壓力。

  第四是結構性政策以資源配置和經濟調整為重點。比如,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由3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商務部為牽頭單位的國務院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這個聯席會議制度,就是要解決當前遇到的外貿難題,調配更多的資源衝破種種障礙,實現外貿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等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上面四個因素不僅煉就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也是中國經濟脫胎換骨的催化劑。筆者深信,經過了疫情淬煉、迅速復甦的中國經濟,必定會化解外部干擾,以堅韌不拔、銳意進取的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閻岳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