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出現負增長,經濟下行帶來一連串的影響,包括關乎國計民生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大量身處衝擊較大的服務業和外貿行業的農民工群體。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社論表示,在經濟逐漸恢復的後疫情時代,農民工就業問題備受關注,僅7月份就有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29日推出了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系列新舉措,助力保就業保民生;22日提出鼓勵個體經營,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擔保貸款、稅收優惠等支持;15日提出加大對創業創新主體的支持,政府投資的孵化基地等要將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提供。
之所以如此重視,因為農民工就業關係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的實現。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上述目標涉及保就業和全面脫貧,顯然均與農民工就業相關。換句話說,解決農民工群體的就業問題是實現今年發展目標的基礎。
從公布的失業率數據來看,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7%,與2月份疫情高峰期的6.2%相比,逐漸好轉。不過,調查失業率是通過城鎮勞動力情況抽樣調查所取得的城鎮就業與失業匯總數據進行計算的,如果農民工失業回鄉,就很難被統計到。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全年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
文章指出,農民工就業受疫情衝擊較大則是顯而易見的。眾所周知,疫情對餐飲、旅遊、酒店之類的服務業影響最大,而第三產業又是吸納就業人數最多的,2019年占比超過一半,這些服務業基層從業者中有大量的農民工。此外,包括建築、裝修、外貿等行業在內的製造業基層員工中,農民工占比也不小,這類行業同樣受到疫情衝擊。
認為農民工失業可以回歸土地這樣的思維早已過時,且不說第一產業占GDP總產值僅5%左右,近些年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土地能給農民帶來的收益越來越低,不然也不會有大量的農田拋荒或轉包,農民進城務工獲得的收入遠高於來自土地的收益。
文章提出,促進農民工就業,最直接的就是增加就業崗位,後疫情時代應發揮宏觀政策的作用。29日的常務會議提到加大以工代賑投入和新型城鎮化,前者要求將發放勞務報酬的資金占比由10%提高至15%以上,吸納更多農民工就業;後者結合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災後恢復重建等,並把吸納農民工就業數量作為增加城鎮建設用地重要條件。
支持和扶助農民工創業,通過培訓提高其技能也是重要方向。29日的常務會議提出對農民工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領一次性創業補貼的一半資金;6月人社部印發《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計畫》則提出,未來兩年每年培訓農民工700萬人次以上,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推動農民工穩崗就業和返鄉創業。
另一個至為關鍵的是扶持小微企業這一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包括進一步放寬失業保險金返還標準、擴大參保企業享受返還失業保險金範圍、給予中小微企業一定額度的復工期貼息貸款的扶持、金融機構給予1~2年基準利率貸款額度的扶持,以及對小鋪小店小廠給予免稅減租等特別救助措施。從稅費、融資、失業金返還等系列舉措,提高小微企業盈利空間,間接帶動農民工就業。
可以說,疫情直接影響了農民工群體就業,在經濟全面復甦時期,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農民工就業問題是繞不開的基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