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傳統戲曲尤其地方劇種面臨著難以為繼的尷尬,有的甚至已近名存實亡。我有一遠房堂弟曾任省歌舞團團長,他告訴我,其所屬的京劇團人才匱乏,演一台大戲因為角色“缺胳膊少腿”,必須外請,而名角請不起,水平一般的也不敢演,所以,現在的京劇演員大多成了“晚會歌手”,唱個選段或頂多來出折子戲。省團尚且如此,民間戲班子際遇可想而知,雖然他們水平有些粗糙,但能堅持把一台全本大戲唱下來,實屬不易,我們又何必苛求,反倒應為他們的堅守而鼓掌喝彩。
感謝《戲班十年》一書,它帶給我回憶,更喚起我思考。如一個金幣的兩面,看哪面不重要,金幣本身所包含的價值才最重要。中國傳統戲曲正是這樣一座蘊含豐富的“金礦”,它的價值無窮,亟待我們去保護和開掘,打造和加工。
留住中國傳統戲曲,就是留住歷史,留住文化,留住鄉愁,留住鄉情,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根之所系,心之所牽,情之所依!明天,我們還將繼續前行,但是,無論我們走多遠,永遠不要忘了來時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