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經驗,論文撰寫中的每個重要時間節點,導師都會專門安排會議。如今線下會議變為線上見面,討論效果並不好,每次連線時間在10分鐘左右,對論文的探討非常有限,只能靠自己多思考。”吳芃表示,遇到問題電郵導師時,也得耐心等待回復。學校停課、無法見面,即使有互聯網,也無法改變師生間溝通效率大受影響的事實。“與此同時,居家隔離的生活狀態,使得除了基本的學習,其它都變得與英語無關,也失去了往日正常上課時的英語環境,語言能力下降很快。”
滕愛就讀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傳播與發展專業,也是今年畢業。往常她習慣於找教授面對面交流,哪怕並非辦公時間,校園內遇到教授也是常事,隨時可以請教問題。而今,若預約不到辦公時間,想見老師一面很難,若對方並不常回郵件,交流更是難上加難。溝通不便,是不少學子在撰寫論文進程中最大的困擾。
調整研究方法
論文寫作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學子對於其中涉及的線下研究方法也需及時作出調整。
滕愛的碩士論文主題是聚焦粉絲建立身份認同的過程中媒體所起的作用。定下選題時,導師建議她選用焦點小組(即小組座談)研究法,邀請十幾位受訪者坐到一起。在這種方法裡,經過訓練的主持人以半結構形式與一組被訪者交談,在群體採訪中更好激發個人表達,從而獲取對有關問題的深入了解,並在自由進行的討論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發現。
可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對人員無法聚集的現狀,採訪場景只得轉為線上。受訪者之間臨場反應所碰撞出的火花也無從把握,研究效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這令滕愛很是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