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蔡英文總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且還逐步暴露其台獨真面目,因而不但未能恢復兩岸協商,而且也導致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中斷。蔡英文總統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遷怒於對岸。而且,在去年為了勝選,還進一步掀起“恐中反中”惡浪,並消費香港“反修例”暴民,導致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
目前,蔡英文總統爭取連任的目的達到了,現在卻面臨經濟崩塌的困境。為了挽救經濟,不得不對“反中”有所收斂,因而在昨日的六千多字講話中,沒有任何一字提到香港,就像“秋後扇”拋棄香港的暴民了,不知他們是否會頓生“被利用”的感覺。當然,也是她“不刺激、不挑釁”策略的運用,可見她是“目的論”者,為了達到目的,甚麼手段都可以使用,但用過即棄。然而,吊詭的是,昨日的“五二零講話”卻未再提“不刺激、不挑釁、零意外”。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是要採取“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總統在講話中,首次提出修憲,儘管並未提及到其標的涉及到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但卻是從降低公民權年齡到十八歲入手。這是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戰術,也符合她慣用的“切香腸”思路。一方面,由於十八歲享有公民權是國際慣例,而且現在台灣地區青年的政治意識日趨高漲,因而此建議必會受到青年人的歡迎,其他成年人也不會反對。這樣就將能保證在修憲的第二階段“公民投票複決”時,提高投票率,讓修憲案”輕易為獲得通過。另一方面,青年人是民進黨的群眾基礎之一,而台灣地區的青年人,普遍接受及主張維持台灣地區的現狀,既不追求台獨,也不接受統一,只是滿足於生活在中華民國的旗號之下,進而爭取“國家正常化”。因此,蔡英文總統挑選公民權年齡作為修憲的“敲門磚”,更可針對國民黨不善於開展青年工作的弱點,爭奪青年一代,壯大民進黨的群眾基礎,不但可以為實現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願景打好基礎,而且更可為以“切香腸式修憲,逐步實現台獨創造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