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近期部分國家出台限制糧食出口政策,引發了社會上對糧食短缺、價格上漲的擔憂,部分地區市場上出現一些消費者搶購大米、面粉的現象。
自古民以食為天,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於國家亦然——糧食安全作為國家戰略,始終被看作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那麼,當前我國糧食生產、供應情況究竟如何?作為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近期國際糧價波動是否會對我國糧食價格帶來上漲壓力?“不慌”的定力和底氣何來?
數據最有說服力。
先說糧食產量。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布的數字: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因此可以說“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
再看人均糧食占有量。中國有14億人口,而耕地面積只占世界9%。儘管如此,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說到糧食庫存量,近年來我國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前不久,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這些儲備糧就是我們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
此外,我國是全球第一產糧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不過,在進口的農產品構成中,作為榨油和豆粕飼料用途的大豆占了很大比重,而穀物進口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僅占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主要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正是因為有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撐,才有了有關部門回應“糧荒”問題的底氣:
“糧食多年豐收,庫存較為充裕;
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
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影響有限;
米面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
“產量豐、庫存足“,應該說足以打消人們對糧食短缺的疑慮。但是老百姓搶購囤糧這一非理性行為,一方面有疫情造成的恐慌以及從眾心理,另一方面也受到前一段時間交通運輸、人員流動限制等因素的影響,擔心疫情期間糧食的供應和保障問題,簡單說就是不僅要“產得出”,還要“供得上”。
事實上,多年來我國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在保障方面構築的“三道防線”包括:
充足的原糧儲備;
大中城市滿足10到15天的成品糧儲備;
各地的應急加工企業、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