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確保經濟穩定發展
http://www.CRNTT.tw   2020-03-31 08:28:42
 
  二是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面對疫情的負面衝擊,中國財政政策需注重功能性,在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領域實現支撐,並形成對穩金融目標的有力配合。第一,更加積極地實行減稅降費,惠及製造業、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等行業,盡快緩解普遍存在的流動資金趨緊狀況,化解流動性風險。第二,形成就業、外貿專項補助資金,防止失業率增高、外貿需求過低引致的經濟增長風險與匯率風險。第三,加大與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服務、金融科技服務、基礎科技研發活動等相關的“新基建”投入,提前布局與經濟中長期增長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完成產業鏈重點環節基礎設施建設,將為國民經濟恢復穩健增長提供助力。

  三是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0年重點工作之一是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建設。針對疫情引發的多重金融風險,特別是短期內全球股票、債券、原油市場數次下跌引發的國內金融資產價格震蕩,繼續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豐富非金融企業融資來源,分散銀行體系間接融資主體和股票市場直接融資主體風險,是維繫長期金融安全的必要舉措。

  第一,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當前,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券商櫃台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大格局已初步建立。但創業板對優秀創新企業的吸引力和包容度不高,新三板也長期存在市場流動性不強問題,因此,應加強這些市場建設。第二,關注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債券市場建設。雖然疫情曾致使中國債券市場處於水平波動狀態,海外疫情暴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再次引發債券市場衝擊,但寬財政、寬貨幣的政策預期,將為國內債券市場帶來發展機遇。為實現對銀行業信貸融資、股票融資的功能分擔,債券市場應提升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力度。第三,穩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方面要推動傳統金融企業與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金融基礎科技銜接,開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先行試點研究工作,加強金融市場統計信息建設;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靈活適配的金融政策體系,在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內部環境遭受衝擊的複雜狀態下,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融資成本與經濟狀況、企業承擔狀況相適應,創新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四是健全宏觀金融風險預警監測體系。國家和各地區要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預警監測體系,及時掌握各項風險發展情況,適時採取政策措施化解風險。針對今後一段時間金融風險可能存在的突發性、敏感性、開放性特征,國家和地方應當從三方面健全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

  第一,加強對宏觀經濟指標納入,特別是全球宏觀經濟指標。疫情對金融安全的威脅,以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威脅為基礎。經濟蕭條,將成為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可能因素。考慮到國內復工複產效率,產業鏈尚未修復,而國外疫情蔓延同樣使得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強,負面增長預期較為一致,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應充分考慮國內與國外經濟狀況,形成對國內與全球經濟增長、國內與全球通貨膨脹率、投資與消費活動、經濟景氣指數、經常貿易差額、外匯儲備、大中小企業盈利水平、居民收入等指標的及時監測。

  第二,覆蓋國內外多層次的金融活動。鑒於疫情對金融業的影響橫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而國外金融市場受疫情影響已呈現明顯下行趨勢,及時監測國內外不良貸款率、流動性等變化,適時應對潛在風險,才能降低風險傳染概率。

  第三,運用臨近預報技術實現高頻監測。受制於數據發布速度,現行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低頻性,最快僅可按月度頻率發布。針對疫情帶來的多重不確定性,為形成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可依托臨近預報技術提高監測頻率,對經濟與金融發展形勢展開實時分析。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