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乘涼’是機遇,更是責任。”郭建軍說。
在“新當家人”手裡,萬畝林場該如何繼續發展?
從衛星遙感圖上看,靖邊5088平方公里土地上,綠色漸成主色調。三十載時空流轉,毛烏素南緣的治沙熱潮像支魔法棒,染綠了靖邊的丘梁川峁。
“改革開放響春雷,全縣造林戶如春笋湧現。”靖邊縣林業局局長王壹告訴記者,如今承包造林模範中,百畝以上1904戶,千畝以上28戶,5000畝以上13戶,“靖邊的‘綠色防線’背後,是他們揮灑的汗水與青春。”
植綠固土,流沙絕跡。新時代的靖邊,不想止步於此。
“如今,夏天綠、冬天黃。我們要調繪大地色板,變成冬天綠、夏天彩。”站在滿目葱蘢的沙丘上,王壹滿是期待,“三季有景、四季有綠。綠化要提質,靖邊要‘顔值’!”
萬畝林場裡,郭建軍也專心“刷”起“顔值”來——楊樹、沙柳日漸老化,樟子鬆正開啟“常綠時代”。
“秋季墒好,適合補種。走,今兒咱去栽鬆樹。”郭建軍把鐵鍬扛在肩頭,腳下虎虎生風。
行至半途,遠處傳來“突突突”的聲音。郭建軍23歲的兒子郭濤,駕駛輪式拖拉機,滿載油嫩的鬆苗在前面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