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大學發佈去年的“生活質素指數”,總體指數較2017年略有下跌,其中經濟分類指數跌至歷史最低。 |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上車難”進一步影響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中文大學昨日發佈去年的“生活質素指數”,總體指數較2017年下跌0.63點,顯示港人的生活質素略有下降。在23個指標中,經濟方面的表現最疲軟,當中的置業負擔比率及實質租金指數均創有紀錄以來的新低。中大根據去年的樓價估算,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每月不吃不喝,儲夠17.45年的全部收入才能買起九龍區一個約300平方呎的單位。
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編制香港“生活質素指數”,由健康、社會、文化休閒、經濟及環境等23個指標組成,指標數值愈高,表示該指標表現愈佳。
人工升1% 租金升13%
經濟分類中,去年置業負擔比率及實質租金指數分別較2017年下降17.72%及13.21%,是有紀綠以來最低,反映住房困難仍是本地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舉例,一個位於九龍的300平方呎的單位,平均樓價為592萬元,以家庭年入息中位數為33.97萬元計,一家幾口即使不吃不喝不消費,將所有收入儲起買樓,也要儲17.45年才能買起一個單位。
他又指,即使不買樓僅租樓,對港人亦有挑戰,去年實際工資指數較前年僅上升1.06%,但同期的租金指數卻上升13.21%,實屬杯水車薪。“人工漲幅不僅難追房價,現在連租金上漲都追不上。”
莊太量批評,政府為抑制樓價推出“辣招”,但成效欠佳,建議政府積極興建更多公共房屋,滿足市民基本的居住需要。他強調,經濟分類指數從2008年以後一直呈現明顯下跌趨勢,“雖然香港失業率仍維持較低水平,但房地產所引發的負面效應需引起政府重視。”
各指數中,社會分類指數一枝獨秀,創歷史新高,其中受資助學士學位入讀率、教育公共開支及整體罪案率均表現良好,惟言論自由、報紙批評指數和政府表現指數都有所下降,其中政府表現指數下跌7.42%,跌幅較大。
中大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黃洪分析,去年發生的沙中線質量問題、“一地兩檢”爭議及“山竹”颱風後清理不及時等事件,都反映政府危機應變能力欠佳,致使市民對政府施政、執政能力產生疑慮,改變了市民對政府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