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全球供應鏈體系已經形成,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參與全球供應鏈的廣度和深度也不斷加強,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當前,全球供應鏈體系已經形成,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對此,我們應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構建中國企業占據重要地位的全球供應鏈分工網絡,提高中國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和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的話語權,打造競爭新優勢。
全球供應鏈的內涵特征及發展趨勢
經濟日報發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路紅艶、梁威文章表示,全球供應鏈是指在世界範圍內將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分散的環節有機整合起來,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及服務等全流程協同的經濟組織形態。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全球供應鏈的內涵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客戶需求驅動。全球供應鏈以客戶需求為起點,供應鏈核心企業根據客戶需求,實施供應鏈計畫、協調和控制,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供應鏈網絡運營體系,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確保更具彈性的用戶體驗。
二是全球配置資源。全球供應鏈是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重要載體,其核心企業通過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電子商務平台等,整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有效資源,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採購,以及產品的研發設計、加工組裝、物流和銷售等供應鏈環節的組織和配置,實現全球供應鏈的有效運轉。
三是大規模協同。供應鏈組織形式正在向平台型企業主導的方向延伸,平台使全球供應鏈協同與整合的流動性、依存性大幅增強,協同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從過去的企業間、產業間在有限環節、有限流程的協同,走向跨行業、跨區域、跨國界的大規模供應鏈協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著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使全球供應鏈發展呈現出數字化、平台化、服務化等新趨勢。
一方面,全球供應鏈迎來數字化變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推動供應鏈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現代供應鏈的顯著特征。數字化賦能使供應鏈呈現出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化新特點,使供應鏈的協同效率大幅提高、成本顯著降低。
另一方面,供應鏈平台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新形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全球供應鏈的組織形式從原來以跨國公司主導逐步向平台型企業主導轉化。以平台型企業為核心的跨行業、跨區域、跨國界的產業供應鏈平台,通過協同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聚合供應鏈交易服務業態,突破時空限制鏈接全球資源,構建緊密合作的全球供應鏈網絡,實現一體化供應鏈運作,輻射帶動越來越多的上下游企業向規模化、集群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全球供應鏈服務外包趨勢不斷增強。隨著供應鏈在企業間、產業間、國家間擴展和延伸,影響供應鏈質量的因素更加複雜,對供應鏈服務、供應鏈金融和供應鏈管理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些因素都促進供應鏈服務外包快速興起,使供應鏈服務業態創新成為全球供應鏈發展的重要趨勢。
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面臨諸多挑戰
文章介紹,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不斷開放國內市場,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國製造和服務逐步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應鏈條。隨著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不斷提升。在創新方面,中國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增長較快,已由2012年的1.97%提升到2018年的2.18%。但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主要是通過合同製造、外包代工、外包組裝、貼牌生產、跨國採購等方式嵌入全球供應鏈,中國企業主要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環節。當前,發達經濟體的跨國公司依然是全球供應鏈的主導者。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增強中國在供應鏈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供應鏈龍頭企業。從國際經驗看,全球各行業領先企業均為供應鏈運作的佼佼者,作為供應鏈上的“鏈主企業”,他們能夠整合、協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相比之下,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相對不高、供應鏈競爭力還較弱。特別是由於中國各行業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導致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深度不足,供應鏈不協同的問題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