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線從4000元提升到6000元,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出台“富民33條”系列舉措,努力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建成城鎮社區15分鐘醫療、文化、健身、養老等服務圈,讓城鄉居民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開展教育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重點解決校外培訓亂象等難題……
近年來,從托高底線到創業富民,從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到破解看病、上學、養老等焦點問題,江蘇的“民生紅包”越來越大,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江蘇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要求,切實在民生熱點痛點難點上精准施策,在關鍵要害處靶向發力,讓民生更好地順應民心,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江蘇省省長吳政隆說。
新動力:科教優勢重啟創新引擎,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兩年前,一篇題為《醒醒吧,南京!你為什麼留不住優秀的年輕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儘管部分數據不實,卻引起南京市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南京怎麼留住人才?制約人才留在南京的因素是什麼?”
南京科教資源豐富,然而,面對全球新一輪創新經濟浪潮,這個“優等生”卻面臨諸多新挑戰:地處長三角世界城市群,經濟的開放度、活躍度還不夠高;企業申請專利占比只有50%左右,遠低於深圳的90%,更缺少像騰訊、華為這樣的領軍型企業……
和南京一樣,江蘇這個高校數量和在校大學生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的科教大省也面臨類似的困惑:如何把豐富的科教資源激活起來、把實驗室沉澱的科技成果轉化出來、把世界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