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中評社 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林鄭特首的施政報告所規劃的土地房屋藍圖,讓市民切實看到了安居樂業的曙光和希望。“明日大嶼”不止是一個土木工程,更是一個信心和希望的建設工程。社會各界需對泛政治化的衝擊大聲說不,齊心協力推動特區政府落實好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藍圖,將希望變成現實。
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計畫,是報告最令人鼓舞的亮點。多年來,政府手上可用的土地匱乏,難以利用土地儲備去調節市場供求,為產業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更談不上為廣大市民解決樓價高、安居難的問題。要突破這個瓶頸,政府必須對症下藥,大膽創新,拿出有力措施。“明日大嶼”計畫涉及大規模填海造地,所增總面積多達1,700公頃,不僅可安置人口達110萬,更會成為香港第3個核心商業區。林鄭特首會親自督導一個專責統籌辦事處統籌和監察計畫的規劃與落實。這個跨越二三十年的願景,體現了林鄭特首帶領特區政府不畏艱難、致力香港未來的遠見和決心。
“明日大嶼”體現遠見和決心
施政報告針對短中期房屋需要,又提出多項措施,增加房屋供應,包括:容許改裝整幢工廈作為過渡房屋,出租未補地價居屋單位予有需要家庭,以終身免租金鼓勵公屋“全長者寬敞戶”大屋搬細屋,提前研究新界北棕地發展和讓持有私人農地的發展商申請發展的“土地共享先導計畫”等。多項過渡性住房和拓地措施多管齊下,創新靈活施策,盤活空置農地、棕地、工廈和公屋單位等資源,既釋放更多房屋單位,又做到地盡其用,有利縮短公屋輪候冊輪候時間,紓解劏房戶捱貴租的困境,提速公私營房屋發展步伐,以解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顯示特區政府以實際行動解決房困、願為改善中產和基層住屋生活多作承擔的魄力。
土地房屋藍圖燃點希望
綜觀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政策,有幾個特點,令香港有一份不一樣、不平凡的房屋藍圖:
一是提出短中長期的土地房屋措施,政策完整,路徑清晰,市民逐步上車是看得見的未來。
二是積極作為,議而有決,切實可行,並非空談願景。
三是措施因應實際情況,計算新增用地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比四改為七比三,大規模增建國營房屋,協調了不同階層市民的住屋需要,讓“人人有樓買”。
四是以破格思維,下大力氣,在過渡性房屋及資助房屋供應等項目上,發掘利用更多房屋資源。
香港的發展遇到很多深層次矛盾的阻礙,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是其中最主要的難題。土地房屋是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林鄭特首在報告中所提出的整全房屋措施,勾勒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宏大發展藍圖,透過種種房策,重新主導香港土地和房屋的宏觀方向,讓市民對增加土地供應解決居住問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看到切實的曙光和希望。可以說,這不止是一個土木工程,還是一個建設信心和希望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