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參王衛東指出,中資企業併購德國企業後,也都非常看重其研發能力,並投入大量資金,進一步鞏固當地研發優勢。例如寧波均勝電子併購德國普瑞後,新增1000多萬歐元建設全新的研發中心,充分發揮當地人才潛力和活力,實現研發資源利用最大化。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對外經濟政策司副司長文德林對記者表示,他對中資企業到德國建立研發中心表示歡迎。他說,德國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國。德國高水平的核心科研能力,有助於外資企業提升到同一水平。
中企在德國投資升級
國家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歐洲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網歐研院),當前的研究涵蓋了高溫相變材料儲熱技術、石墨烯複合電工金屬材料、先進可逆高溫燃料電池、集中式超級快速充電技術等一系列先進能源技術領域。這些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的前沿課題,正是他們與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英國劍橋大學等50多家歐洲研究機構或高校聯繫、合作的。正在研發中的700℃高溫相變儲熱材料,運用到光電發熱可提高10%的效率,成本降低30%。2016年,國網歐研院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合作建立儲能技術聯合實驗室。英國伯明翰大學副校長及工程物理科學學院院長安迪·思科菲爾德認為,聯合實驗室將促使雙方更加有效地互補合作,加速最先進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蔚來(德國)總經理張輝告訴記者,中企在德國設立研發職能部門,是對外投資的升級表現,未來這一趨勢的力度還會加大加深,形式也會從研發、設計中心衍生到更多的方面。“以往中國企業面向全球時,考慮更多的是利用中國製造低成本,將產品銷售出去。如今我們需要全面產業升級,走出去時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好全球的研發資源,更好地為中國市場、為全球市場服務。”
王衛東表示,中國企業在德設立研發中心,結合了德國的研發優勢——研發創新能力強、高素質研發人才豐富、產業集群布局合理、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政府持續加強對科研領域的資助。中德研發合作互利共贏、前景廣闊,研發中心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合作形式更加多樣,能有效結合雙方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在當地受到德國各界的普遍歡迎。
今年是中德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簽訂40周年。德國《每日明鏡報》指出,隨著中德之間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幾十年來的密切研發合作,中國已經從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變為“平起平坐的合作夥伴”。“中國人對待科學的觀念非常務實,並將之作為進一步發展經濟的重要基礎,研究方向密切關注著市場及其需求。”德國《商報》更表示,德國企業在研發方面應該學習中國企業的果敢創新,否則終有一天將“趕不上中國企業的研發步伐”。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