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對象增五成,合署辦公有優勢
對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是改革試點的一個主要目標。以運城市監委為例,改革後共有監察對象11.9萬人,與監委成立前相比,增加了近一半。
黨統一指揮的新的反腐敗體制,使得反腐效率大大提高。紀委與監委合署辦公,發揮了制度優勢,取得了1+1>2的效果。
去年11月,山西省檢察系統開展查辦家電下鄉領域瀆職犯罪專項行動。“我們掌握了一些線索,有人偽造購買記錄騙取家電下鄉補貼,但獲取證據卻遇到了瓶頸。”時任永濟市檢察院反貪局長劉小串說,“我們得和公安機關去村裡核查,看他們所用家電是否和登記的家電對得上號,兩個月才核實了20多萬元的套取補貼證據。”監委成立後,劉小串轉隸到監委,案件也於今年3月轉到監委。“整合後的紀委監委,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協調力量增強,能通過鄉鎮黨委、紀委,直接找到村民個人調查情況。這樣就快多了,剩下100多萬元的騙補資金,我們只用了3個月就核實清楚了。”目前該案件經永濟市監委調查後,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監督面的擴大,觸及了過去想解決又解決不了的“痛點”。以安邑辦事處上王村原村委主任關進家、支部書記唐康鎖貪污一案為例,由於他們均屬於行使公權力的監察對象,調查期間,紀委監委和政法各單位各盡其責、相互配合,使本案在被調查人事先訂立攻守同盟、隱瞞犯罪事實的情況下,仍然短時間內找到突破口。二人分別貪污公款20餘萬元的犯罪事實快速查出,公安、檢察機關還對作偽證的3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拘、逮捕。
運城探索建立邀請檢察機關提前熟悉案情的工作辦法,從案件範圍、案件移送等4個方面進行規範,檢察機關提前熟悉案情,對證據的固定完善提出建議,為紀法順暢銜接奠定了基礎。運城市鹽湖區區委書記王吉敏說:“此次監察體制改革打破紀法之間的壁壘,實現紀法有效銜接,促進了高效運行。”
全過程管控監察權,有效防止“燈下黑”
監督監察範圍擴大後,隨之而來的,是案件線索數量的增加。今年前10月,運城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4831件,同比增22.33%,立案2217件,同比增42.66%。
如何規範線索處置、案件查辦行為?今年3月,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執紀監督監察工作提出了“四個一”制度,即一個試行辦法、一打使用規範、一張工作流程圖、一套常用文書。
“把紀委監委工作內容的每個動作都做了流程化規定,每種文書都做了標準模板,讓工作人員都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處理問題就更加順暢。”運城市鹽湖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薛學農介紹。
嚴密的制度體系,不僅帶來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效率的提高,也意味著將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動作是規定的,意味著自由裁量權的減少,權力運行更加規範、科學,能很好解決‘燈下黑’問題。”運城市平陸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孟力說。
同時,監委實行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前後台”分設,一案一指定、一次一授權,建立執紀監督專題會、審查調查專題會等集體決策制度,嚴格請示報告制度,強化了內部監督,對監察權行使形成了有效制約。
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深有體會地說,監察體制改革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鬥爭集中統一領導的必然要求。黨委切實加強了對紀委、監委工作的領導,由原來側重“結果領導”轉變為“全過程領導”,把黨的領導體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日常工作中。(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