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公平與效率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的兩大目標,要維護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要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就既要講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而在“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則應該注重效率,兼顧公平。
國務院發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是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社會認可度較高的高校,須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在改革創新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成效顯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或者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雙一流”建設應堅持以一流為目標,引導和支持具備一定實力的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瞄准世界一流,匯聚優質資源,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作為追求世界一流水平的“雙一流”建設,理應將效率,也就是高水平高質量放在首位。
“雙一流”建設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是為了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它不是普惠性的,而是要扶優、扶需、扶特、扶新。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專家委員會在論證確定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遴選認定標準的過程中,以中國特色學科評價為主要依據,參考國際相關評價因素,綜合高校辦學條件、學科水平、辦學質量、主要貢獻、國際影響力等情況,以及高校主管部門意見,始終將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實力和潛力作為最優先的考慮。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雙一流”建設是中國特色的產物,“211工程”、“985工程”是“雙一流”建設的邏輯起點和繼承基礎。它是新時期中國追求世界一流大學的政府行為,代表著國家意志,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既要創新,也要繼承,這樣才能穩中求進,平穩過渡。
在以往建設重點大學和現在建設一流大學的計畫中,一直存在著公平與效率的問題。在公平與效率兩個方面,過去的“211工程”大學在全國範圍來說是公平與效率兼重,因為各個省市自治區至少有一所“211大學”,從布局上看還算公平。但從具體某個省區來看,一個省區的省屬高校通常只設一所“211”高校,又是只重效率。“985工程”基本上可以說是更重視效率,因為“985工程”就是追求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以水平和效率為主要考量。現在的“雙一流”建設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