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繼續優化融資結構,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推進民營銀行常態化設立,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清理金融中間環節收費。降低用能成本方面,清理規範電價及附加,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各降低25%;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推進電力直接交易;降低省內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22個省份均已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消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取消電網公司向鐵路總公司徵收的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鐵路運輸企業等額下浮運價;推動18家國際大型班輪公司主動承諾降低碼頭作業費。
在推動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下降方面,我國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93條限制性措施減少到60餘條。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動落實“先照後證”改革,穩妥推行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
顯效 經濟潛在增長力增強
目前,降成本階段性效果已經顯現。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財科院)日前發布的大型降成本調研顯示,從實地調研情況來看,企業稅費、融資、人工、用能用地、物流等六大成本上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調研還發現,減稅降費最為立竿見影,例如,山東、黑龍江、內蒙古、河南等省份去年企業稅費負擔均減輕了數百億元。
以改革促進降成本的效應也愈加顯現。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披露了由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評估團隊完成的《中國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一周年評估報告》。該報告顯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減稅近7000億元,減稅額隨改革推進逐步擴大。四大行業稅負下降或持平企業占98.7%,減稅面最大的是生活服務業,達到99.25%。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流轉稅主管合夥人胡根榮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由於全面實施營改增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第三產業的減稅效果尤為明顯。第二產業同樣收益頗多,在新政策下形成的增值稅抵扣鏈中,第二產業上下游環節抵扣機制不斷推進和完善,減稅效果十分明顯,同時產業內服務外包的發展使得第二產業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