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今年以來,一系列降成本新舉措陸續出台,僅稅費成本一項就將為企業年內減負超萬億元。目前,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降成本階段性效果已經顯現。工業企業利潤等多項經濟數據也證實,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經濟潛在增長能力得到增強。
據了解,相關部門正在結合督查調研等情況對降成本成效展開評估,並在預研儲備新的舉措。下一步,包括加快債券產品創新、開展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等多項“高含金量”舉措將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並將建立減稅降費長效機制。
加碼 降成本新措施陸續出台
今年以來,一系列降成本新舉措陸續出台。據統計,僅財政部一個部門發布的涉及降成本政策文件就多達14個,涵蓋簡並增值稅稅率、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地方層面也紛紛發文,大力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專項行動,推出更加細化的政策舉措。
降低稅費負擔方面,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多項減稅降費措施。具體而言,在減稅方面,包括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等政策;在降費方面,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註冊費標準降低50%等。
據財政部測算,減稅降費的系列舉措每年合計減輕企業負擔約10010億元,可實現全年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以上的目標。
除了降稅費,我國還分別從多渠道降低企業融資、用能、人工、物流等生產要素成本,以及推動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