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也有台灣學者提出,台灣社會陷入一種發展的焦慮,未來的焦慮,以及對身份認同的焦慮。尹寶虎對中評社表示,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僅有利於解決發展焦慮、未來焦慮,還特別有利於克服身份焦慮。“我們必須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才能享有共同的精神家園,這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他指出,中華文化歷來是開放的、包容的,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恰恰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養育了獨特的地方文化,這種地方文化絕不能與中華文化的母體隔絕開來,否則就會失去根基,滋生身份、文化焦慮。“達到心靈契合,首先要認同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其次也要承認兩岸制度的差異。”
在第26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尹寶虎曾提出“提政治融合要小心”。他對中評社解釋說,“這個用語可能不甚精確。當我們提到政治的時候,兩岸在社會制度方面應該相互學習借鑒,而不是說誰要吃掉誰。”尹寶虎認為,兩岸人民應該以民主、包容、多元的思想來看待兩岸的制度差異,各種制度都不宜居高臨下,覺得自己是唯一正確。
“不同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在相互學習借鑒中不斷提高。”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