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如今,正值全民“喝啤酒、吃烤串”的炎熱夏季,中國的啤酒行業卻“旺季不旺”,仍行走在寒冷的冰天雪地裡。經過2004年至2014年“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後,中國啤酒行業開始步入低迷期,從2014年起,國產啤酒的產銷量出現長達25個月的下滑,收入和利潤也雙雙下滑。眼看著高端白酒行業的強勢復甦,靠什麼才能挽救啤酒行業的頽勢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啤酒產量1758.7萬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0.7%。自2014年開始,我國啤酒產量及人均消費開始走下坡。行業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啤酒產量4141.67萬千升,同比下降3.7%;啤酒總消費量為4177.2萬千升,比2015年同期下降3.5%。
知名啤酒行業專家方剛認為,諸多因素共同叠加導致啤酒行業整體低迷,其中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需求下降與產能過剩是其主因。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分析指出,國產啤酒產銷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消費市場的碎片化和個性化發展趨勢以及人口老齡化現象。此外,進口啤酒飈升也加劇了市場競爭。
洋啤酒勢頭猛 國產巨頭業績均下滑
啤酒行業的潰敗,直接體現為中國酒企業績的持續下滑。2016年財報顯示,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115.73億元;淨利潤3.12億元,同比銳減46.90%,這已是燕京啤酒連續第3年業績下滑。2014年至2016年,燕京啤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5.04億元、125.38億元、115.7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26億元、5.87億元和3.12億元,呈現逐年下滑態勢。
燕京啤酒並非業績下滑的獨一份。2016年,青島啤酒實現銷量792萬千升,同比下降7.07%,營業收入下降5.53%,淨利潤下降39.09%。連續12年穩坐中國啤酒市場頭把交椅的華潤雪花,2016年營收雖然略有增長,但淨利潤僅6.26億元,同比下降6.04%。
“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洞察消費者群體的小組,首先要去了解的消費者需要什麼,去不同的場所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在不同的消費場所重點喜歡看什麼、玩什麼和喝什麼。” 華潤雪花生產中心質量總監鐘俊輝如是說。
近年,啤酒行業持續受到消費升級、年輕群體崛起、進口酒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進口啤酒總量達64.6萬千升,同比大幅上升20.0%。今年1-5月,進口啤酒24.73萬千升,同比增長8.91%。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我國啤酒產量自2014年開始以每年平均3.6個百分點的速度下滑。據行業統計,2014-2016年我國啤酒產量分別為4493.33萬千升、4299.28萬千升和4141.67萬千升,同比下降3.1%、4.3%和3.7%。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強調指出,社會在進步,經濟基礎和消費能力都在增長,消費訴求也發生轉變,這促進了啤酒行業做調整,因為啤酒是個充分市場化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