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今天流行的這句新話並非豪言壯語,它是時代的選擇,更是歷史的承諾。
“深圳和浦東的今天,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雄安的明天。雄安新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院士說,千年大計,正是表達著中央推行這個戰略的決心和定力。
俯瞰中國地圖,深圳、浦東和雄安呈梯度而上,分別占據全國南、中、北三個維度,這將合力推動中國實現全局均衡發展,改變經濟發展“南強北弱”的狀況。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如此評價:雄安新區這片經濟活力帶將尋求催生出京津冀地區甚至更大範圍內的發展活力。
“水鄉花縣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雄安新區這片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和當代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地,將成為大時代背景下中國開拓發展的新支點,必將創造時代發展的新傳奇。
回答實踐新要求的戰略決策——科學論證選址,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形成北京發展的新翼,打造創新驅動的高地
“具體到哪裡建,這是一個科學論證的問題。一旦定下來,京津冀三地和有關部門都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用大歷史觀看待這件大事。”——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雄韜偉略,長治久安。
“雄安”——未來之城的名字,取自“雄縣、安新縣”各一字,朗朗上口、聲名遠揚,既尊重歷史,又寓意吉祥。
“雄”字意味宏偉、陽剛、英雄;“安”字包含穩定、牢固、安康,體現了地域特色,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契合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大任何以降雄安?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明確提出,研究考慮在北京之外建新城的思路;此後,在不同場合他多次提出在河北合適地方建設一座新城。由此,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就成為現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雄安新區的最終設立提供了戰略指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牽頭組織研究論證設立集中承載地有關工作。2015年2月,選址工作啟動,各有關方面展開了緊鑼密鼓的科學論證:
——本著認真、謹慎、科學、民主的原則,新區選址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土地、水資源和能源保障、環境能力、人口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對集中承載地規劃選址進行多地點多方案比選,經過反覆調研論證,多個回合討論研究;
——由16位頂尖級專家組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多個選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召開10多次會議聽取河北省及規劃組的匯報;
——河北省組織省內多個部門,持續進行多輪研究,謀劃提交多個選址方案;
——初步方案經過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討論,意見反饋給河北省。河北省對方案進行相應調整,專家咨詢委員會再次實地考察,並聽取河北省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方面意見。方案經修訂,再次上報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開會討論;
——2016年2月29日,國務院舉行專題會議研究集中承載地的相關問題;
——2016年3月和5月,最終選址方案呈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
規劃建設新區的選址事關發展全局,是涉及首都的歷史性工程,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每一次調研都細致嚴謹,每一次討論都充分熱烈。“雄縣—容城—安新”這一方案在幾個方案比選中逐步得到確認,最終脫穎而出。
選擇集中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區,這個地方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近容易連成一片,達不到疏解目的;太遠則難以接受北京的輻射和帶動,不能更好地承接和轉移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區地處保定。保定之名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自古就是“京畿重地”要衝之塞。
距離北京約40分鐘高鐵車程的保定東站廣場,矗立著“京畿之門”的高大建築,提醒熙來攘往的人們這座城市的特殊地位。從保定東站向東北沿高速公路,半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雄安新區。
新區位於京津保腹地,各方優勢明顯,土地水利環境地質支撐條件優良,發展空間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選之地:
——區位優勢。地處華北平原,一馬平川。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距離北京、天津、石家莊和保定市分別約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