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落馬官員懺悔錄梳理 3種貪腐心態最常見
http://www.CRNTT.tw   2017-04-05 11:57:50
 
  “在胡相全的自我反省與檢查材料中,其曾提到自己在與下級幹部交往過程中,大肆收受紅包禮金,金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甚至十餘萬元不等,涉及人數眾多,收受金額之大,連他自己本人事後都不敢相信。”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披露稱。

  而胡相全在悔過書中反思說:“對收受紅包禮金問題,最初階段,我是不情願也是反對的,當面拒絕、退還過,甚至還給予批評。”

  “到後來,隨著崗位權力、影響力不斷擴大,奉承話、恭維話聽多了,就飄飄然了,對接收紅包禮金的行為慢慢放鬆警惕,總覺得紅包是人家主動送來的,收下好像也沒虧欠別人,久而久之,送禮的人多,收的錢也越多。”胡相全說。

  “收受紅包禮金行為比較隱蔽,你知我知,成本低、風險小,一般會抱以僥幸心理,如東窗事發怪運氣不好,如幸運過關,則名利雙收。”胡相全這樣總結自己的心態。

  2016年4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胡相全有期徒刑10年。

  對此,曾從事多年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羅猛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幾乎所有的腐敗犯罪都存在僥幸心理,行為人認為其行為不會被他人發現,否則不會去犯罪。

  《法制日報》記者逐篇查閱悔過書發現,在22份悔過書中,有10人明確提及對自己的腐敗行為被發現“心存僥幸”,占比達到45.4%。

  例如,河南省沁陽市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原經理徐國旗在悔過書中說:“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堅守住、管住自己,而我卻沒有呢?其中還有一個僥幸心理在作怪,以為自己‘操作’的更‘巧妙’,不會被發現,不會出問題。”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副主任、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夏平也在悔過書中表示,自己“法紀意識淡漠,自作聰明,心存僥幸是成因。收受賄金,自以為是一次性的交道,以後再也不來往了,不會有問題,沒有去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

  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偉也發現,僥幸心理在以往的腐敗案例中並不鮮見。

  他對《法制日報》記者說,一些黨員領導幹部的腐敗經歷表明,正是由於心存僥幸,他們才將腐敗動機轉化成為腐敗行為。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向《法制日報》記者分析,貪腐官員心存僥幸,也與他們缺乏組織監督、紀律約束有關,使他們沒有得到及時的懲處,逐漸從違紀走向犯罪。

  心理“不平衡”以腐敗彌補失落

  江蘇省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則是首個被該欄目公布悔過書的腐敗官員。

  2015年2月2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專題欄目《懺悔與剖析》,同時披露了《變了味的“獎金”——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案件透視》。

  張引在分析自己的腐敗原因時提及:“看著那些老板住豪宅開好車,穿名牌出入高檔會所,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過得何其瀟灑自如!比比自己,沒日沒夜地加班,有時招商引資還要賠著笑臉,每個月就拿這點工資,覺得太虧了!”

  “我自感層次比他們高,文化水平又比他們高,憑什麼不如他們?想想心理就失衡。”張引反思說。

  “心理失衡”的並非張引一人。

  2016年5月,《懺悔與剖析》欄目披露了重慶市城口縣人大原黨組書記、主任於少東案件警示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