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農業部日前提出,通過構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中國特色種業育種創新體系,在現有品種水平基礎上培育一批節水5%、節肥10%、節藥15%以上的“綠色”新品種,以及優質專用、適宜機械化的突破性新品種,快速提升種業核心競爭力。
這是記者在農業部18日召開的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部署會上了解到的情況。
2014年以來,農業部與科技部相繼組織開展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麥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初步構建了品種定向改良、分子檢測平台,發掘出優異資源1000多份,培育出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機收籽粒玉米新品種、畝產超400公斤的高產大豆新品種,形成了以產業牽引機制、成果轉化機制、多元投入機制、利益共享機制為核心的種業科研新機制。
“開展良種聯合攻關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是搶占國際種業科技制高點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提升民族種業國際競爭力的現實要求。”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表示,“當前世界正在孕育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中國種業要緊緊抓住這一新的機遇。”
這次會議確定,將加快育種理論突破與技術創新,力爭在基因組學、表型組學、生物信息學等育種理論上取得重大進展;加快基因組編輯等現代生物技術創新。深化聯合攻關體制與機制創新,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突破種業科技創新鏈上的體制障礙;建立健全聯合攻關信息與資源共享機制、種質資源確權與保護機制、科研成果有條件共享與收益按比例分享機制等。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