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就在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即將訪問中國,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四月間訪問美國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的細節進行最後確定的前夕,有關中美兩國是否將會簽署第四份“中美聯合公報”的議論,在台灣地區再次熱議起來,就連剛被台北地檢署起訴,首次公開露面的馬英九總統,昨日應邀到淡江大學“民主宮燈講堂”,以《台灣在變動中國際社會的角色》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後並接受同學現場提問時,也指出對於即將進行的“習特會”,台灣最關心的還是中美會不會有“第四公報”。馬英九總統指出,中美從最早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一九七九年建交到之後的“八一七公報”,再沒有出現第四個公報。包括習近平之前與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每次會面,台灣都會關心會不會有第四個公報。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這有點兒奇怪。因為此前對中美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表達關心甚至憂慮的人,多是在“統獨光譜”上偏向於“獨”的一端的人,如李攸峰等。而偏向於“非獨”的專家學者或政客,大多沉默不語。今次馬英九總統拋卻“投鼠忌器”心態提出此問題,不知是與“獨派”“心有靈犀一點通”,還是因為遭到起訴而致情緒不穩定,而“豁了出去”?
其實,有關“中美第四公報”的議論,並非自今日始,早就有之,此起彼伏。其間經歷了幾次小高潮。包括克林頓訪問中國,在上海提出“新三不”之時,美國政壇就盛傳將要簽署“第四公報”這就讓台灣朝野緊張了一陣子。。但這“新三不”其實是前三個公報中所主張的“一個中”政策的具體延伸,並不是新的主張,未到以必須簽署第四公報來固定為中美兩國必須共同遵守的準則的地步。另一次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有美國智庫人員認為,美中兩國的關係在 “九一一” 事件之後進入了第三階段,兩國應當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根據新的現實發展雙邊關係。最近的一次,是習近平於二零一五年九月下旬訪問美國時,又傳出將於奧巴馬簽署第四個“中美聯合公報”的消息,但事後被被證明是“流料”。
文章續道,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最核心部分的內容,也是影響到兩國關係良窳的關鍵因素。實際上,三個中美公報都與台灣問題緊密相關。其一,奠定了一個中國的原則。在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中,美國以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基辛格語言”,確定了“一個中國”的政策。基於此一政策,一九七九年的《中美建交公報》,美方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列入公報,並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在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公報》中,美國又重申其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及“一中一台”的政策主張。
其二、確定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三個公報都表述了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並成為美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因此,即使是《台灣關係法》,也在其第二條中指出,美國的政策為“明白表示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系基於一項期望,即台灣之未來將以和平方式決定”,並且“任何試圖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經濟抵制或禁運,決定台灣之未來將被認為乃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之一項威脅,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