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緩解資金緊張 提供流動性支持 央行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
記者 李國輝
1月20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為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進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人民銀行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這一新工具的操作,為在現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臨時流動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有市場人士稱此次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定時定向降准”。對此 交通銀行 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此次操作不是降准,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此次流動性便利操作仍需要銀行付息;而準備金是銀行自有資金,無需付息。該流動性便利在到期後要歸還,屬於再貸款性質;而降准後除非再次提高準備金率,沒有歸還的問題。因此,該流動性便利操作更多屬於公開市場投放流動性的工具,與準備金率調整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緩解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
隨著外匯占款持續減少、金融機構準備金上繳、繳稅、春節前企業和居民流動性需求上升,央行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在上周(1月16日至22日)淨投放6350億元,對衝MLF到期2165億元,仍然不能緩解銀行資金面持續偏緊的局面。
上周,市場利率水平明顯上升。上海銀行 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20日再度全線上漲,已連續普漲6個交易日。其中,隔夜Shibor報2.3760%,上漲1.20個BP;7天Shibor報2.5930%,上漲5.50個BP;3個月Shibor報3.8213%,上漲1.83個BP。
就此連平表示,儘管央行連續在公開市場進行資金投放,但資金緊張的壓力不減。在此情況下,僅憑各類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似乎不足以緩解市場緊張形勢,因而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適時出台。
面對外匯占款的下滑,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創新借貸便利工具等多種方式向商業銀行補充資金,這已逐漸成為央行供應基礎貨幣的主要方式。招商證券 宏觀分析師閆玲預計,本次釋放流動性約6500億元,期限28天,暫時降低大行短期銀行資金成本。本次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雖然無抵押物,但是仍有成本,與同期的公開市場操作一致,為2.55%,低於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成本(3.0%)。
連平表示,與現有的1個月期MLF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相比,該流動性便利操作不需要質押債券,這一關鍵區別是該操作能夠直接、顯著緩解近期市場流動性緊張的主要原因。因為持續通過大規模的質押債券來向央行換取資金,會導致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產減少,影響銀行流動性覆蓋率指標達標。可以預期,這一臨時流動性支持將明顯緩解市場緊張,促進市場流動性平穩。
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中性
“這一操作進一步證明,準備金率不會輕易下調,央行仍傾向於運用短期、靈活工具來調節短期流動性。”連平表示,降准有可能對人民幣貶值帶來進一步的刺激,目前並不合適。而且2016年以來信貸增速並不低,全年新增12.65萬億元,加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則更多,降准會進一步刺激信貸增長,不利於降杠杆。現階段貨幣政策仍保持穩健中性,更加注重防風險和去杠杆。
閆玲也認為,人民幣匯率仍存貶值預期,2017年通脹仍有上行預期,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掣肘依然存在。
來自中金公司的分析認為,春節取現、企業繳稅、外匯占款流出、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四個因素同時叠加,保守估計回籠2-3萬億元流動性,會導致銀行出現較大流動性缺口。如果央行只是依靠MLF和逆回購投放流動性,因為期限較短,效果會較差,而且目前總量投放也不足。閆玲還表示,從金融去杠杆的角度來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同業業務的調整尚未完成,且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考核等監管政策都可能影響流動性。
央行稱,臨時流動性便利這一操作可通過市場機制更有效地實現流動性的傳導。
據機構測算,春節前將有總計6575億元資金到期,包括4400億元7天逆回購、200億元28天逆回購、1175億元1年期MLF和800億元3個月國庫定存。而春節後至2月底,總計將有16950億元流動性到期,包括500億元14天逆回購到期、14400億元28天逆回購到期、2050億元1年期MLF。考慮到節後資金回籠,流動性偏緊壓力仍需關注。
(來源: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