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新型智庫高質量研究成果是成果評價和應用轉化機制驅動的產物,也是以質量創新和實際社會貢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選擇的結果,更是用戶評價、同行評價、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導向的結果。從終端評價標準看,新型智庫高質量研究成果是能夠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認可的研究成果。
具體來說,新型智庫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必須至少具備以下8個特征。
新型智庫成果的針對性。這是指新型智庫的研究成果是針對什麼問題開展的研究,即問題指向性。新型智庫的研究報告必須聚焦黨委政府和社會民生亟待解決的問題才能體現出所研究問題的針對性,比如,關於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問題、全球範圍內複雜而艱巨的問題、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等。智庫研究成果如果不圍繞黨和政府決策急需的重大課題和社會民生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那麼這些成果就不會滿足社會需要、體現社會價值,更不能體現智庫功能。提高智庫成果的針對性重在深化研究體制改革,實現智庫與實際部門開展合作研究,同時,也要加強實際調查研究,通過接地氣深入了解國計民生的針對性問題。
新型智庫成果的時效性。智庫研究針對的問題需要多久才能解決就是智庫成果的時效性。時效性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短期時效性就是解決問題的及時性和緊迫性,即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長期時效性體現了決策未來、未雨綢繆的智庫超前意識。智庫成果的時效性就是急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發展之所急。為此,智庫機構和智庫人員需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夯實理論功底,同時還要深入了解政府決策的迫切需求,才能提高捕捉問題的敏感度,強化智庫研究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感。
新型智庫成果的前瞻性。這是指新型智庫研究成果體現了對所研究問題的預先研判和對所研究問題未來發展的整體調控和戰略謀劃,即能夠預測經濟社會和國際外交有可能出現的關乎國家全局的發展問題,預測問題的未來發展變化規律,並針對問題的變化制定出應對預案措施和戰略部署。前瞻性智庫成果往往體現於成果的前瞻儲備性。前瞻儲備性就是智庫成果價值著眼於長遠,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超前研究,擬定可供選擇的預案,是智庫長遠潛在決策服務能力的體現;前瞻儲備性有助於科學決策的規劃性和戰略性,體現了智庫研究的科學預見能力。為此,智庫機構要提高新型智庫的專業化積累,提高智庫的科學預見能力,強化智庫研究工具體系和數據分析體系建設,實現科學預測。
新型智庫成果的可操作性。這是指智庫成果針對所研究問題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法。智庫成果如果沒有可操作性,只研究問題不解決問題,就沒有決策應用價值。智庫研究成果最關鍵的部分就是針對所研究問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辦法,可操作性往往是政府決策采納的核心所在,智庫成果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實效性,特別是精准的可操作性會形成立竿見影的決策效果。為此, 新型智庫機構在提高可操作性方面,要重點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在實際生活中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制定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新型智庫成果的全局性。智庫研究成果著眼於整體視野,探索所研究問題與其他領域問題存在的關聯度和緊密程度。智庫成果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依據問題存在的因果關係關注問題引發的連帶效應,從整體上掌控解決問題的效果。智庫成果對問題關聯度的研究避免了“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形成了協調性的全局意識。為此,智庫機構要提高整合力,實現學科邊際整合,提高多學科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型智庫成果的科學性。要求智庫成果要體現遵循規律的科學精神,體現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和理論聯繫實際的研究方法,強化問題意識的導向,重視決策理論和跨學科研究,推進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術手段創新,搭建互聯互通的智庫信息共享平台,以學理性和科學方法為決策咨詢提供科學支撐。這種符合科學規律的智庫成果必須服務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之目的,必須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為此,新型智庫建設必須提高精准鎖定問題的能力和用科學研究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