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四川走親:北川新縣城展現羌族生命力
http://www.CRNTT.tw   2016-11-09 00:28:54
北川新縣城裡新建商業街“北川巴拿恰”有羌族風情的旅店。(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11月9日電(記者 趙家麟)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縣為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北川縣城被大地震夷為平地。2016年10月,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團來到北川新縣城,看到一座綠水環繞的宜居小城,鳳凰涅盤重生的生命力。

  北川縣,距離綿陽市區42公里,距省會成都160公里,這裡是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大地震後,由國務院審查通過北川新縣城選址,展開規模宏大的建城工程,全國動員、山東援建。根據北川縣提供的資料,當時,218個項目同時啟動,一年多的時間就全面竣工。特别是北川新縣城安居房,122萬平方米,11084套,一年就全部竣工。

  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團抵北川新縣城,一座最新概念下建造的公園城市,建築景觀、城市綠化、親水環境,銀行、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處處展現了打造宜居城市的亮點。

  採訪團走訪了新縣城裡,由澳門基金會援建、中國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館,從館內看到保存大地震昔日縣城影像,令人傷感逝去一切,但從館內更看到災後搶救、蒐羅典藏羌族文化所投入的心力。災後的羌族文化保存,正在新縣城展開最有系統的文化復育行動。

  採訪團還走訪了當地具有濃郁羌族文化特色的新建商業街“北川巴拿恰”,這裡集商業、餐飲、休閒娛樂、旅遊接待為一體,假日是成都、德陽、綿陽的休閒消費去處。步行街上,在茶席間、在徒行街、在叫賣的小販臉上,採訪團看到了北川縣民渡過毀滅性打擊後,在新生活環境中綻放的笑容、。

  現在的北川新縣城,災後重建腳步之快,幾年的時間,已經成為北川乃至整個川西羌族聚居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川西山區通往平原地區的重要門戶和節點城市。看羌族碉樓豎立在北川新縣城,小城宛若鳳凰涅磐重生,展現羌族人的生命力,是令人動容的魅力,想要了解災後川北的現況,關懷重建的腳步,絕對不能錯過北川新縣城。

  台灣中評通訊社“四川走親”採訪活動於10月23日起展開為期八天七夜的走親採訪行程。此次台灣中評通訊社四川走親採訪團由八人組成,包括台灣中評通訊社社長俞雨霖、台灣中評通訊社總編輯林淑玲,成員還包括台灣中評通訊社桃園特派員黃文傑、台灣中評通訊社台南特派員趙家麟、台灣中評通訊社記者吳政峯、台灣中評通訊社記者戴祺修、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記者蘭忠偉、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記者范穎薇等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