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工業產業聯合會產業政策部主任達內什看來,“抵制中國貨”的聲音之所以在網絡上傳播廣,也與印中貿易逆差不斷加大有關。印度出口已連續20個月下跌,這令印度各界對“印度製造”的前景感到擔憂。達內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度製造”受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及全球供需環境雙重影響,單靠抵制“中國製造”沒有意義,“印度製造”也不可能拋開“中國製造”獨立前行。
和《環球時報》記者住在新德里同一個小區的印度商人普拉特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他自稱“每個月在廣州的時間比在印度還多”。對老調重彈的“抵制中國貨”說法,普拉特坦言“早就習慣了”,真正令他擔憂的是近期聽聞印度政府要出台縮減進口中國小商品的稅費優惠額度,他認為:“這必然會增加貿易成本,顧客選擇中國產品時也會更加謹慎。”不過普拉特很清楚,印度近兩年對各種產品都增加了進口關稅,特別是對低科技含量、附加值低的產品設置了相對較高的進口門檻,這與莫迪政府鼓勵印度製造業振興的精神是相符的。他認為,中國企業也要做相應調整。從一定程度上講,這將迫使每年數十萬印度中小貿易商改變對華經營策略。對普拉特來講,他主營的辦公家具公司或許會選擇在印度設立加工廠,把從中國進口來的原材料進行本地加工組裝,與之相關的物流倉儲體系也會逐步建立。
對“中國製造”和“印度製造”是否存在競爭的問題,印中貿易協會理事長蔔巴爾認為,這兩者“各自存在優勢,關鍵是要抓住時機”。蔔巴爾表示,“中國製造”是全球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但中國品牌的建立仍需迎頭趕上,哪怕是同不少印度品牌相比,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仍顯不足。反觀“印度製造”,雖然在諸如制藥、IT、設計等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中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嚴重不足,形成國家整體就業崗位不足、工人技能缺乏、貧富差距拉大的局面。蔔巴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中兩國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有互相借鑒之處,兩國在優勢產業轉移方面也有很多領域值得開拓,都應以更為開放的心態迎接所面臨的挑戰。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