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為了擴大職場、減輕租金負擔,自用地產,即出於自用或者投資的目的購買已經建成的物業或者購置土地自行進行建設成為險企的選擇。如2016年11月初,中國人壽廈門分公司擬以14.51億元購買廈門國貿金融中心大廈項目北辦公塔樓6-30層以及地下50個停車位。與此同時,籌建養老社區也成為保險公司介入不動產領域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泰康人壽、合眾人壽等多家險企都相繼在這一領域展開布局。
近兩年來,隨著海外投資開閘,保險業也掀起了海外置業的熱潮,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險企在海外已經正式成交的房地產投資金額已經超過了800億元。
除了直投項目外,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也在採取迂回戰術,通過投資上市房產股票和投資不動產金融產品,來間接涉獵不動產領域。如目前對地產公司不斷展開的舉牌“圍攻”就是間接投資不動產的表現。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2015年至今,24家險企共在A股買入了54只地產股(包括二級市場交易和認購定向增發)並躋身十大股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前9個月,不動產債權與基礎設施債權占總註冊產品比例的74%,資管開發產品對不動產的青睞可見一斑。
不過,不動產投資的風險也不容小覷。某險企人士坦言,不動產投資面臨貶值風險,不動產前期投入非常高,不動產市場價格本身存在周期性變化趨勢,且調整的周期很長,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如利率變動、通脹等都會對不動產市場造成較大衝擊。此外,還有造成現金流承壓的風險,如不景氣的話容易造成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監管緊急摸底
自查不實將被取消投資資格
除了列明保險公司不動產投資禁區外,為了摸底當前保險市場不動產投資情況,把脈投資風險,監管還要求保險機構自查投資的不動產及基礎資產為不動產的金融產品投資情況,敦促險企自11月15日之前上報。
《通知》顯示,保險機構直接投資不動產的,須填報項目名稱、所在區域、計畫投資金額、實際投資金額、資產性質、經營狀態、初始投資時間、賬面餘額等信息;通過金融產品間接投資不動產的,須填報產品名稱、產品發行機構、產品類型、產品募集金額、本機構投資金額、產品年限、剩餘年限、投資收益率、預期收益率、不動產類型、所在區域、投資方式、增信措施、其他說明事項等信息,要求上報事項如此詳細並不多見。
此外,《通知》還強調,保險機構投資的不動產及基礎資產為不動產的金融產品中,涉及商業住宅的,應當在報告中進行單項說明。對此,上述保險資管人士表示,從目前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監管規定看,雖然僅限投資辦公不動產,與保險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不動產及自用型不動產,禁止投資商業住宅,但保險資金仍可通過投資無法穿透的信托、資管等產品間接投資商業住宅領域。
為了讓此次自查不留死角,保監會要求,保險機構專業責任人(或分管領導)應作為自查工作第一責任人。保監會也將對部分機構的報送情況進行抽查核實,對填報數據不真實或隱瞞違規問題的,將採取取消或暫停不動產投資能力備案等監管措施。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