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近期,澳大利亞國內爆發有關中國影響力的大辯論,“中國威脅論”的論調再次甚囂塵上,其程度之激烈、範圍波及之廣不亞於2009年中澳關係波折的時期。
本輪“中國威脅論”的表現
這些言論既有指責中國政府、企業甚至華人“收買”澳大利亞政客為其“代言”的“政治威脅論”,也有批評澳大利亞華人、華文媒體“效忠”中國政府而非澳大利亞的“社會威脅論”,更有擔心中國投資威脅澳大利亞國家安全的“經濟威脅論”。
在澳一些主流媒體和保守政客的“口誅筆伐”下,一時間仿佛所有與中國有關聯的企業、個人都有“賣國”之嫌,澳政客需要澄清他與中國方面的關係;致力於中澳友好的智庫需要證明“獨立性”;華人更需要向澳“表忠心”等。在此敏感節點上,澳政府以國家安全之由否決了中國國家電網和長江基建投資澳大利亞電力公司(Ausgrid),但卻於近日宣布澳大利亞兩家本土公司成功獲得該公司99年的租賃合同;中企多次申請投資被否的澳大利亞基德曼農場,近日也傳出已經有澳大利亞四家本土企業在高價競標等,這些也很難讓澳政府擺脫“忌憚民意”、與中國“保持距離”之嫌。
客觀看待中澳分歧
澳大利亞當前的對華言論與其國內政治生態密切相關。在全球經濟減速、澳大利亞面臨經濟轉型難題的當下,澳國內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勢力死灰複燃。中國除了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外,近年來還連續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外資來源地,華人群體也日益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少數族裔,中國因之首當其衝地成為民粹主義等勢力的攻擊對象。加之,剛剛於7月舉行的聯邦大選中,“單一民族黨”等民粹主義政治力量崛起,在參眾兩院並不占優的執政黨(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對華政策也自然受其掣肘。
此外,美國因素也對中澳關係構成重要影響。伴隨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推進,對澳大利亞的倚重上升。美國希望這一“最忠誠”的盟友能繼續對美“言聽計從”,構成圍堵中國“重要而又堅固的一環”,澳因之首次面臨“最大貿易夥伴為主要盟友的戰略對手”的局面。為防止澳大利亞搖擺,美國也在不遺餘力的拉攏、施壓,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澳北部達爾文輪駐,以增強兩軍在地區事務中“協同性”;美國高級軍官稱,澳大利亞必須在中美之間選邊,且只能站在美國一邊;美國駐澳大使插手澳國內事務,“教導”澳大利亞不應接受中國的“政治捐款”以“抵制中國影響力”等。美國拉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聯合表態、甚至巡航等更是將澳大利亞綁上了美國的“戰車”,“固化”了澳大利亞的“挑戰美國地區霸權就是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