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百多萬鄉村教師,承擔了近五千萬學生的教育,如果五千萬名學生教育不好,這個社會一定麻煩”,馬雲認為,“社會的進步不在於精英有多少,而是底層的數字有多少”。他希望通過對校長的培訓,更好地影響老師,從而影響無數的年輕人。
“當務之急是喚醒社會對老師的感恩”
“我很多同學都在教書,我覺得對他們有一種duty(責任),想為他們做點事。”教師出身的馬雲,對這個職業有著特殊的情結,“我當了6年老師,但我希望我能當16年,20年”。
他告訴人民網記者,對鄉村教師的關注起源於偶然看到報道,知道有些鄉村教師被拖欠好幾年的工資,這讓他覺得“鄉村教師沒有得到尊重,沒有得到關注”。
“當務之急是要喚醒大家的認識,喚醒大家對老師的感恩,喚醒整個社會。”馬雲認為,這是他和他的團隊要做的第一步。
關於感恩,馬雲自己心裡也埋藏著一個遺憾。一次他碰見中學時的英文老師,老人家提起本有機會公派去澳洲交流,但因身體不太好,爭取不到名額。馬雲當即許諾,等老師身體好轉,就送他出國看看。沒想到兩個月後,老教師辭世。“如果有些事情我早點做,如果我能多懷一點感恩之心去看看老師,也許結果會不一樣。”
所以,他想趁著現在有足夠的實力,給鄉村的校長和老師提供更多交流機會,“哪怕讓他們開開眼界也好,我們每個人做一點點,給那些校長、老師一些鼓勵,情況就不一樣。”
鄉村教師計畫一年就一百個名額,數量上並不算多,但在馬雲看來,選一百個和一萬個並沒區別,“職責不是你幫了多少人,而是要喚醒大家對教育的關注,對教師的感恩”。
“不排除會辦一所師範大學”
昔日的“馬總”,如今已頻頻被喚作“馬校長”、“馬老師”,而馬雲自己似乎也更享受這樣的稱呼。
馬雲曾在很多場合坦言,自己是因高考成績差才去讀師範學校,“我考進杭師大時很討厭當老師,因為那時男孩子沒人願意當老師,女生也不願意。”然而,在高校六年的執教生涯使他的觀念發生了變化。現在談起這段經歷,他甚至顯得有些“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