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應向中國學習霧霾對策(圖片來源:韓國《朝鮮日報》網站) |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隨著吹起風沙(黃沙),天空忽然變黑了。黑風和狂風瞬間讓村莊變成一片焦土。”
韓國《朝鮮日報》4月26日載文《韓國應向中國學習霧霾對策》,文章說,上周末,看到再一次襲擊韓半島的黃沙,勾起了我2007年4月在中國內蒙古采訪黃沙現場的回憶。當時居住在烏拉特後旗偏遠村莊的女性周芳,大喊了好幾遍“黑風、狂風”,令人不寒而栗。記者第一次發現,在黃沙的發源地,肆虐的風沙就像砂紙在摩擦人的臉,天空甚至不是黃色,即便在大白天也暗無天日。就像日本人終生為地震而惶恐,中國人似乎從幾千年前起,就被黃沙打下了“恐怖基因”的烙印。
1990年代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加快步伐,中國的大氣污染變得更為嚴重。除黃沙之外,還有多達1億7200輛(以2015年為准)的汽車和無數工廠、火電廠等排出的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和煙霧。
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研究小組宣布,去年一年中國約有160萬人死於大氣污染,占整體死亡者的17%。該小組稱北京的空氣為“殺人空氣(killer air)”。
問題是韓國國民的痛苦也在隨之加重。每當發生高濃度霧霾的日子,連呼吸本身都變成了減少壽命的事情。據韓國環境當局推測,50-70% 霧霾并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國內的污染源。尤其是單位體重呼吸量比成人多三四倍、對大氣污染抵抗力差的兒童家長、老人、孕婦、病人等健康薄弱人群的擔憂、不滿和壓力,日益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