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重磅專訪:蘇進強縱論蔡英文
http://www.CRNTT.tw   2016-05-05 00:12:14
 
  蘇進強:我沒有那麼悲觀。兩岸經貿的相互依存,短期內不會斷鏈,因為這是結構性使然。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其實最主要是彌補國民黨過去服貿協議“半分鐘”的問題,其實那是政治的操作。我認為黨版雖然通過,最後林全與蔡英文怎樣做調整,現在還沒有定案。一但發現難以進行下去,新政府會很快調整,尤其現在民進黨是立法院多數,要調整也不難。蔡英文現在也是在試水溫,我對條例的內容也不認同,但有總比沒有好,先將條例通過,如果後面有問題,再去進行修改。我相信民進黨政府會務實面對這個問題。

  台灣經濟是蔡英文面對的最大難題。蔡英文前不久提出沂南向政策。南向與否,不是蔡英文一人決定,要看台灣產業界怎樣看。台商跟大陸的關係非常密切,貿易依存度接近百分之四十,這是有一些風險。但是風險跟利益相互依存的,如果“新南向”就一定有利可圖嗎?產業界不一定會這樣認為。所以我覺得不必過度解讀這個新南向政策,我也不認為新南向政策短期內就會變成台灣的指標,或改變兩岸經貿的結構。

  當然,可能有一部分企業會配合政府去試新南向政策的水溫,但其實產業要對外投資要經過仔細的風險評估,有利可圖才可能去。同時還要看兩岸的產業結構,是否有一些已經不適合在大陸了。如果在大陸做得很好,為什麼要南向?不可否認,現在沿海地區對於台灣的傳統產業都希望能往內陸移,如果往內陸移能夠有利可圖,當然可以轉移到內陸。

  “去中國化”是政治語言 法理台獨機會為零

  中評社記者:有觀點認為,以蔡英文謹慎風格,“法理台獨”的可能性不大,但以文化台獨所牽引出的去中國化卻是很明顯。您如何看未來一波波去中國化政策和行動?這對未來兩岸關係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蘇進強:我是一個文化人,也是一個作家。我從來不認為文化台獨的問題會存在,也不認為“去中國化”會成功。“去中國化”是一個政治語言,台灣到處都是中華文化,怎樣“去中國化”?其實台獨是一個政治的口號,是一種呼喚支持群眾的工具。

  法理台獨機會是零,除非蔡英文再去修改公投法和憲法。但修憲門檻很高,需要1/2的公民連署,以及2/3的立委出席並通過,這不容易。阿扁執政時曾搞過幾次公投,但都沒有成功。我認為,擔心法理台獨的心理可以理解,但其實是杞人之憂。有人講“天然獨”,但這百分百是政治語言。香港有香港的主體文化,北京有北京的主體文化,上海有上海的文化氛圍。台灣本來就是多元社會,台灣文化的多元性並非是文化台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