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所形容的這種激進香港,會越來越激進,今日扔磚頭,過多一段時間證明扔磚頭是失敗的,然後就想一些更加激進的行為。整代人可能就被拉的拉,被鎖的鎖。另一班人就形容沈旭暉自己,就是文化上的香港。什麼是文化上的香港?就是覺得無論左右都好,都是很難代入,但是又很懷念以往香港的文化,而香港所珍視的文化就是一種多元性。多元性的意思就是中西的交流,世界上有自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這種恰好在中美之間的交匯點,令香港今日成為一個經濟的奇跡。但是又覺得在這種鬥爭的情況下,要不你就做很支持中國,要不你就兩種都不是。那怎麼辦呢,要怎麼自決自己呢?結果他的選擇就是,接下來隨時會去別的地方,我聽說他會去新加坡。
其實這反映了整代人的心理。因為我想作為年輕人,有空年初一寧願都會在家裡,打遊戲或者做什麼,都好過出來抗爭。那今日就有一班人出來抗爭,而整代人的悲觀心理是很強的。這種悲觀心理就覺得沒希望。香港接下來我想不是作為一個很政治分野的陣營,而是覺得政治內耗一路這麼下去,其實對於香港自己如何走下去,是看不到前景的。政治上面拿不到權利,經濟上大家可以見到只不過是一種恰巧的撞巧。因為外國的人才來香港,剛好有人民幣樞紐,或者一帶一路的機遇,但是這些機遇不是自己做出來的,只不過是剛好剛巧來到了香港,而香港有機會去發展。
接下來可以怎麼樣呢?有的人會說移民,好像講得很悲觀。但是我覺得前路究竟是不是像之前講的幾種對香港的理解都好,其實到底怎樣收窄大家的差距,怎麼樣不是一邊的都對,而是大家去商量一下,有什麼民生議題,是不是真的要做呢?有些發展上的,是不是大家可以找到共識呢?
其實我由始至終都覺得很奇怪,就是大家都會見到不同派系之間的鬥爭,就似乎永遠都是非黑即白。例如批免費電視牌照,現在亞視都沒有了。那為什麼又不給王維基做呢?就算因為任何政治原因不給王維基,都可以給其它人做。那怎麼辦呢?現在只剩下無線。
我想很多人看政治問題,一看就覺得很多問題,為什麼要將它政治化呢?那其它有的東西,就算非關於政治,可能做得好一點,是不是有空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