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習近平心中的扶貧短板如何補齊?
http://www.CRNTT.tw   2016-03-18 14:49:54
 
  實施精准扶貧措施,既能夠解決“怎麼扶”問題,又能夠根除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目標是可以實現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農村脫貧人口分別為4329萬、2339萬、1650萬、1232萬。因此,通過採取過硬的、管用的舉措,今後每年減貧1000萬人的任務是可以完成的。具體講,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可以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總計5000萬人左右。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三、扶志扶智,補齊精神短板

  精神脫貧理念是精准扶貧思想的戰略重點。精神上有力量,實踐中才能有力量。不拔掉精神上的窮根,就不能拔掉經濟上的窮根。補齊扶貧短板,要做到兩個先行:一是扶志,二是扶智。

  扶貧先扶志。精神貧困首先體現在缺乏脫貧致富的勇氣、信心,沒有信心就會自怨自艾,安於現狀;沒有勇氣,就會畏首畏尾,躑躅不前。要實現有效脫貧,且脫貧後不返貧,光靠輸血式的救濟難以持續,必須注意挖掘當地潛能、激活內生動力、自身潛力和勤勞雙手,在尋找脫貧致富方法中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有了勇氣和信心,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激發出來。要樹立脫貧信心、營造脫貧環境,幫助貧困群體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以及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幹的毅力和決心,在精神上與貧困絕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

  扶貧必扶智。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在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的背景下,留守在農村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通常面臨更嚴重的貧困狀況。這種貧困不僅表現在物質生活方面,更表現在精神健康方面。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演講中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向著美好生活奮力奔跑。”教育部面向貧困地區,實施了一系列普惠性教育扶貧政策,到2014年底,一共實現了13項特殊扶貧政策,每年大約投入財力1000億元以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央把‘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作為重要舉措。我們要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實施精准幫扶,把錢花在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針對性幫扶上,使他們有現實獲得感,使他們及其後代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各級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都要竭盡所能,帶著感情,用心用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各自的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