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官方版圖 |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中國承認聯合國精神,包括從《大西洋憲章》到聯合國一系列文獻所體現的人類現代文明精神。“一帶一路”顯示中國接受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化一體發展的格局。“一帶一路”是共商共建的平台,并非中國獨奏,而是沿綫國家合奏,希望做到互利共贏。
香港《明報》2月5日載文《“一帶一路”并非中國獨奏》,文章說,“一帶一路”被一些國際輿論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畫”。馬歇爾計畫又叫歐洲複興計畫,它推動了歐洲有關國家實現了戰後的複興。但無論是“中國版馬歇爾計畫”還是“一帶一路”,都是二戰後國際秩序和人類文明精神的體現。
“一帶一路”不是戰爭,而是合作發展,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標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綫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這是一項涉及世界範圍的規劃,其重要性無可比擬。“一帶一路”是中國的頂層設計,促進中國和沿綫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利於促進區域的南南合作、南北互動、共用發展、互利共盈,而且也有利於在新的國際環境中推動全方位的國際合作。
香港是世界上“五流”亦即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資訊流最融通的地區。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具有國際化和內地作後盾兩個優勢;然則,無論是挑戰還是機遇,都取決於參與“一帶一路”的深度和廣度,而這同時又取決於“五通”與“五流”融會貫通的深廣度。“五通”與“五流”融會貫通、相得益彰,是香港經濟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 |